日前,陳先生下班回到家中,從冰箱里取出剩下的涼菜,沒有加熱便食用,沒過多久便開始鬧起了肚子。“不停地跑廁所,實在受不了就去醫院,醫生說我是感染了冰箱里的嗜冷菌而誘發腹瀉”。記者了解到,廈門各大醫院腹瀉患者最近都有增多。

“冰箱的低溫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從而推遲食物腐敗變質。但是,并不代表可以殺死細菌或者沒有細菌。”廈門前埔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廖朗明告訴記者,日常生活中,多數市民會把食物保鮮的希望寄托于冰箱,把市場剛買回的蔬菜、吃剩下的飯菜、切開的西瓜等全部全放進冰箱。殊不知,冰箱的冷藏溫度通常為4℃至10℃,而一種叫作嗜冷菌的細菌,可以在0℃至20℃的溫度中照常生長,人一旦吃了嗜冷菌污染的食品,就可能導致腹瀉等腸胃炎。“門診時就常遇到不少市民舍不得丟掉冰箱里過期幾天的面包、牛奶等,食用后引起嘔吐、腹瀉,甚至昏厥等狀況。”

 

 

冰箱怎么使用最健康?

 

廖朗明表示,每月定期清潔是關鍵。“清潔消毒的方法很簡單,將所有食物都從冰箱中搬出,關掉電源,抽出冰箱里的盒子,用干凈的抹布將冰箱里里外外以及盒子全部擦拭干凈,然后在通風處通風半小時即可。”

“不管哪類食物,都不要長時間放在冰箱里,食物還是吃新鮮的好。”廖朗明提醒大家,不同食品有不同的存放時間和存放區,食物進冰箱時,生、熟食物一定要分開放置,必要時使用保鮮盒、保鮮膜等用具。“剩菜剩飯要徹底加熱后再食用,切開的瓜類等水果存放最好不超過24小時。”(海西晨報記者 馬麗 通訊員 彭欽平)

 

冰箱使用頻繁別忘定期清潔

圖文簡介

前天晚上,陳先生下班回到家中,從冰箱里取出剩下的涼菜,沒有加熱便食用,沒過多久便開始鬧起了肚子。據復旦中山醫院副院長、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執行院長顧建英主任醫師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