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春雨,滋潤了土壤,大地泛著一些淺淺的綠色。
如果你折下一枝才露出一點嫩芽的柳條,向泥里一插,個把星期之后,就可以看到芽尖漸漸嫩綠起來,再過些天,就欣欣向榮了。
春天,特別是驚蟄和春分前后這一段時期,是最好的植樹季節。我國1979年規定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恰恰在這段時期里,是很有道理的。
樹木的扦插,主要是掌握枝芽萌動這一時機。過早,它的養料還集中在根部和主干內,沒有分送到枝條,芽尖得不到營養,挺不出來;過遲,則葉子已長成,需要從根部吸收大量水分和養分,而切口來不及很快生根,不能及時供應葉子的需要。有一些樹木切條分插雖進行得更早,但實際上還是在等待這個適當時機的到來。
已經長好根的幼樹,移植時最怕傷根。根是植物吸取養分和水的重要器官,傷了根的樹木就很難成活。可是在春天里移植幼樹,即使根部發生斷枝和受到一些其他損傷,也還能夠恢復或生出新根來。因為這時正當樹木生機發動,內部積貯的養料還極豐富,可供一個時期消耗,葉脈還未伸張,對外界要求還不那樣急切,對根部的需求還不太急迫,受傷的根部有足夠的時間來彌補創傷。
也許你以為夏天植樹,外界條件更好吧,如果你去試一試,一定會使你失望:一棵枝葉繁茂的樹,哪怕你絲毫沒有損傷它的根和技葉,也難望成活,因為它那時生機已那樣旺盛,以至于片刻不能中斷從根部吸收水分和養料,一經移動,在對新土壤還沒有適應,根部還沒有伸展好以前,葉子大量地蒸發水分,已足夠使它枯干了。
秋天倒也是一個植樹的好季節。但秋天植樹和春天植樹,在性質上是有些區別的。秋天,樹木的生機活動遲緩了,甚至慢慢地近乎停頓了,移植的時候,即使根和枝受點損傷,也不會影響它的內部生理的平衡,一待春天到來,它就跟春天移植一樣,很快恢復生長了。所以,如果說春天植樹是利用植物生命力即將旺發的最初時機,是積極的;那么,秋天植樹正是為了等待明年春天的這個時機,讓樹木有更充分的時間去適應新的土壤條件。
無論春天或秋天,在我國廣大的土地上,每年都有大量樹木種植下去,既綠化了祖國大地,又防止了風沙;既保持了水土,又改良了土壤,真有說不盡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