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一艘漁船起錨時的拉拽,致使通往崇明島的海底光纜被意外拉斷。這一意外事件造成崇明島上至少3萬戶有線電視用戶信號接收受阻,持續了近4天時間。

 

鋪設海底光纜示意圖

 

海底光纜,是鋪設在海底的用絕緣材料包裹的導線,通常埋在海床下1~2米深的地方,用以建立跨越海洋的電信傳輸。近些年海底光纜“罷工”的現象時有發生,海底光纜的脆弱性令人擔憂。

海底光纜為什么如此脆弱呢?就拿海底光纜隱患最嚴重的亞洲環太平洋地區來說,這個地區是世界地震多發區之一,地震時海底光纜很容易發生位移或斷裂。近海的海纜事故絕大多數是由于漁業捕撈、船只拋錨等海上作業活動引起的,尤其是一些捕撈船上帆張網用的大鐵錨最危險。這種鐵錨有兩三噸重,而所謂的“帆張網”,就是拿這個大鐵錨拽著一個巨大的帆布“降落傘”投進海里,鐵錨要是掛上海底光纜,隨時可能將海底光纜扯斷。

 

海底電纜

 

每年都有海底光纜斷裂事故發生,東海和黃海在上海登陸的光纜中有好幾條海底光纜都是斷過后又重新接好的。曾經斷過的海底光纜,就更加脆弱了。修復過的光纜會虛浮在海底,更容易被下到海底的鐵錨或者其他東西弄壞。20世紀80年代末還發生過深海光纜的聚乙烯絕緣體被鯊魚咬壞造成供電故障的實例。

為什么海底光纜如此脆弱?

圖文簡介

海底光纜,是鋪設在海底的用絕緣材料包裹的導線,通常埋在海床下1~2米深的地方,用以建立跨越海洋的電信傳輸。近些年海底光纜“罷工”的現象時有發生,海底光纜的脆弱性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