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的使用和運動偏側性通常來自大腦,神經在連接身體與大腦時存在著某種交叉現象。因為讓兩個半球同時執行不同任務會更有效率,這一特征才逐漸演化出來。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人類是唯一具有不對稱大腦的物種。然而,這種觀點受到了挑戰。近年來的大量研究表明,很多動物也偏愛使用某一側肢體。
他們都喜歡用右手!?
現在科學家普遍認為,不論是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還是鳥類,它們也和人類一樣,具有不對稱的大腦,并且都喜歡使用右手。當黑猩猩需要完成相對精巧的行為時,它們更喜歡使用右手。海象在拂去食物上的污垢時,10 次中有8 次都會使用右側的鰭狀肢。大約90% 的人更喜歡并習慣于使用右手——精細的加工活動和復雜的語言交流使得人類靠左腦控制的右側肢體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和更強的功能性。
圖1. 黑眶蟾蜍Dultaphlynus melanostictus更喜歡攻擊左側出現的獵物(作者拍攝)
然而科學發現,即使是習慣于使用右手的人,在遇到危險時,他們左手的反應也會快于右手,他們會在第一時間用左手處理危機。這又是為什么呢?在此之前我們先來看兩個例子。
仙琴蛙的耳偏側性
科學家對于仙琴蛙的耳偏側性的研究表明,蛙類的右耳偏側性與感知正面的聲音刺激有關,如雄蛙的求偶鳴叫;而左耳偏側性與感知負面的聲音刺激相關聯,如被捕食者攻擊時發出的求救鳴叫。
圖2. 仙琴蛙耳偏側性實驗,播放雄蛙的求偶鳴叫時雌蛙會轉身朝右跳,播放求救鳴叫時則會轉身朝左跳(圖片來自文獻Xue et al. 2015)
汪星人的“尾語”
早前,有研究人員發現當狗開心時,它們會更多地向右搖尾巴,而當它們緊張時則會向左搖。最近,他們進一步發現狗搖尾巴和心情之間更具體的聯系。研究人員讓狗觀看其他狗的影片,當參與實驗的被試看到影片中一只面無表情的狗向右搖尾巴時,它們表現出放松的樣子;而但它們看到影片中的狗向左搖尾巴時,它們會心跳加快,并表現出焦慮。
圖3. 從汪星人尾巴的擺動方向,我們可以知道此時它們的心情。開心的時候,它們會更多的往右擺尾巴(圖片引自維基百科)
左右半腦情緒分工
從仙琴蛙的耳偏側性到狗狗的“尾語”,我們可以推測:控制右側肢體的左腦與正面情緒的感知相關,而控制左側肢體的右腦與負面情緒的感知相關。例如,左腦或許在演化過程中慢慢承擔起了比較輕松的例行任務——比如覓食(正面情緒),從而讓右腦探知環境中意想不到的挑戰并迅速做出反應——比如正在逼近的獵食者(負面情緒)。盡管我們還不知道左右半腦為什么要這樣進行情緒分工,但至少我們知道了為什么藝術家多半都有抑郁癥——藝術家通常右腦比較發達,因此對負面情緒的感知更敏感。
圖4. 梵高自畫像1889(作為荷蘭后印象派著名畫家文森特·梵高具有嚴重的抑郁癥,圖片引自維基百科)
參考文獻:
Fei Xue, Guangzhan Fang, Ping Yang, Ermi Zhao, Steven E. Brauth and Yezhong Tang. 2015. The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acoustic stimuli determines ear preference in the music frog.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18: 74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