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瘋狂動物城》之后,《奇幻森林》再次引爆銀屏。雖然影片名為《奇幻森林》,但故事的主角還是一群各式各樣動物和一名小男孩。不過植物同樣在影片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毛格利在森林中的冒險,無論是吃、住、生活,還是最后的戰斗,無不和一類植物密切相關,那就是榕樹。
我們所說的榕樹,其實并非是一種樹種,而是對桑科榕屬下數百種植物,尤其是木本植物的統稱。它們廣泛地分布于世界亞熱帶、熱帶地區,并以多樣的外貌和作用,成為這些地區森林中最為重要的樹木類型之一。那么,在這部影片中,都體現了榕樹的哪些特性呢?
榕果:森林中的美味
當與黑豹失散之后,毛格利開始獨自一人面對茫茫的叢林。在饑腸轆轆之際,一串顏色鮮艷誘人的果實出現在了他的面前,而甘甜的滋味也讓他大快朵頤了一番——當然還有幾只順道搶劫的印度靈貓。
仔細端詳下這串“果子”,它們有綠有紅,在“果子”的頂端,還有一個不易被覺察到的小孔,被撕開后,里面還有極多小顆粒樣的“種子”。這,就是典型的榕樹果實的外形。
實際上,雖然被稱為榕果,但這每一個“果實”,并非是植物學上真正的果實,而是肉質化的果柄,而里面的小顆粒,才是一個個真正的果實。這是因為榕屬植物的花序是被稱為“隱頭花序”的特殊花序。它的花托肉質而內陷,呈現小口杯狀,無數的小花位于這“杯子”的內側。而當這一花序發育為果序之后,就成為了我們所看到的榕果。
榕果在榕樹上著生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些榕果則著生在一個短短的果柄上,形成電影所表現的那種紅綠相間的一串“小燈籠”樣貌,而更多的則是直接生長在樹干上,形成了“老莖生果”的景觀。我們所熟悉的無花果,它也是榕屬植物,它的果實就是直接著生在葉片基部的。
有意思的是,包括無花果在內的很多榕樹的果實,并不能獨自發育,而是必須借助一類昆蟲的幫助才可以。這類昆蟲就是榕小蜂,榕小蜂是一類體型極小但多樣性頗高的膜翅目昆蟲。榕小蜂體長僅一、兩毫米,這便于它出入榕果那極小的開口,它們幾乎完全以榕樹的果實為生。而榕樹也為它們專門產生出了兩類花序,一類是能正常授粉結果、變紅變甜的花序,而另一種則是青色的、專門養育榕小蜂的果實——癭果。在榕樹隱花序發育初期,榕小蜂隨機性的進入都是青色的兩種隱頭花序之中。如果進入到了綠色的癭果中,那么榕小蜂的后代們則能過起“衣食無憂”的生活,而進入了可育花序的榕小蜂們,它們的幼蟲則成為了為可育花序中傳粉的“奴隸”。榕樹就是依靠這一方式,既利用榕小蜂為自己的花序授粉,同時也能讓榕小蜂的種群繼續延續下去。
氣生根:獨樹成林
在毛格利被灰熊從蟒蛇的蠱惑中解救出來后,他和灰熊一起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而其中最有意思的,當屬合作采集懸崖峭壁之下的蜂巢。在這一過程之中,榕樹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為在影片中,榕樹的氣生根,成為了搭建采集蜂巢裝置的重要材料來源。
生長大量氣生根是許多榕樹區別于其他植物的重要特征。所謂氣生根,指的是由莖上萌發長出的、不生長于土壤中的不定根。其實在植物界中,有很多植物的莖上都能生長出不定根,例如玉米基部環狀生長的支持根、多肉植物離體葉片基部生長出的根等等。然而對于作為喬木的榕樹來說,它的氣生根別具一格。榕樹的氣生根多由橫向伸展的枝條上生長出來,并且在氣生根之上還會進行二級甚至三級的分支,形成發辮一樣的結構。這些氣生根柔軟而堅韌,經過適當編織,的確可以作為繩索使用。
當然,榕樹的氣生根并不是為了人們的利用而生。它對于榕樹的生存有著重要的意義。幼嫩的氣生根表皮較薄,能夠直接從空氣中吸取水分,并且還能進行氣體交換作用,這對于榕樹在熱帶叢林高濕度的環境中生活起到了很大幫助。除了進行水分吸收和氣體交換之外,氣生根還會長粗、長長,當它尖端接觸到地面后,還會插入地下,成為和真正的根一樣的支柱根。憑借這些支柱根,榕樹的樹冠可以擴展到極大的范圍之內,形成“獨木成林”的奇妙景觀。
空心樹的秘密
影片最后,回到森林中的毛格利和大反派老虎謝利可汗,在一株枯死的大樹上,進行了最后的生死之戰。當然,正義終會戰勝邪惡,毛格利在這場戰斗中獲得了最終的勝利。毛格利的勝利除了依靠自己的勇氣和機智之外,充分利用戰場上的一切資源也是他制勝的關鍵因素,而那株外形奇異的死樹也是這制勝因素之一:中空的“樹體”成了毛格利躲避謝利可汗利爪的“避難所”,而多孔的“樹皮”,則給了毛格利充分迂回的空間。那么,這棵死樹何以形成這些奇怪的結構呢?
事實上,這棵死樹也是榕樹,而且這是榕樹中一種特殊的生長現象:絞殺。這棵空心的死樹,實際上是一場樹木間“絞殺戰爭”的勝利者。它所形成的空心結構,實際上是“戰敗者”的墓碑。
前面說到,榕樹的果實可以被多種動物取食,而種子也隨著動物的活動而擴散。其中一些種類的榕樹,如果種子在別的大樹旁邊萌發,那么其幼苗會以身邊的大樹為附著點生長,逐漸攀爬其上。而同時,榕樹的氣生根生長出來后,也會附著和包裹原來的樹木。多年之后,榕樹與其發達的氣生根逐漸編織出一張密實的“網”,將原來的樹木牢牢的包裹其中,自己則以“被害者”的身軀為支柱,伸出茂密的枝葉來爭奪森林高處豐富的陽光。而被包裹的樹木,會逐漸由于陽光被遮蔽,以及自己莖干加粗過程受阻而死亡。當中心死去的樹木朽爛之后,就形成了中空而呈網狀的“絞殺樹”外形。
當然,除了這種“樹包樹”的生長樣式外,榕樹還能形成“樹包石”“樹包屋”等奇異景觀。這也是由榕樹的氣生根和根系附著巖石或建筑生長而形成的。在東南亞叢林中的一些古老寺廟里,“樹包石”“樹包屋”現象隨處可見,成為了當地別具特色的旅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