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不到最后一秒,堅決不起床?周末早早就醒了,還是賴在床上懶得動彈?刷刷微博,逛會兒朋友圈,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小伙伴們,這些情況你都中槍了嗎?小心拖延癥來襲哦!拖延癥者的內心是怎么想的,他們的大腦又是怎樣運作的?擔心自己患上拖延癥了?別著急,藥方在這里哦!
你真的知道什么是拖延癥嗎?
為什么你會成為個深度拖延癥患者,每件事都要拖延到最后一刻?其實,拖延癥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一項調查顯示,大約7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拖延,50%認為自己一直拖延。嚴重的拖延癥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如出現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貶低,并伴有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現這種狀態,需要引起重視。
患拖延癥的人都在想些什么?
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里面都有一個理性決策者,但是拖延癥患者的腦子里還有一只及時行樂的猴子。平時沒有什么不一樣,但是一旦發生了什么情況就會暗示自己及時行樂。理性決策者決定做一些實際的工作,但猴子不喜歡這個計劃,于是它會做很多與計劃無關的事情,最后猴子戰勝了理性決策者。猴子沒有過去的記憶,也沒有未來的概念,它只關注兩件事:簡單和開心。
一輩子只追求一些簡單和快樂的事情,就是巨大的成功了?當然不是!我們每個人想要的不只是這些吧,我們想要好的生活、想要好的身材、想要高學歷……但是你拖延著所有能讓你進步和成功的事情,然后又來抱怨不公平!這也是很多人長期抑郁的癥結——你想去做,卻沒有做!
暗黑操場的快樂讓人更加焦慮
你責備自己,為什么行動力這么差?但第二天還是重蹈覆轍。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你會有拖延癥?是因為你認為那些事情很困難嗎?讓你心里不舒服、讓你身體不舒服……總之,你就是怕吃苦。簡單和快樂的事情我們每天都會做,所以我們享受吃飯和睡覺,這兩件事情不用別人督促,我們都可以做得很好。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一些更困難、不開心的事情才是合理的事情,這就出現了沖突。每次這種沖突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簡單開心的舒適區花費了你更多的時間,這個舒適區也被稱為暗黑操場。你逗留在黑暗操場所獲得的樂趣實際并非你應得的,這里的空氣充滿了內疚、恐懼、焦慮和自我憎恨,這些也都是拖延癥患者常有的情緒……
如何讓拖延癥患者走出舒適區呢?
如何讓拖延癥患者走到重要工作的區域呢?這里雖然沒有那么舒適,但進行的事情都非常重要。拖延癥患者都有一個守護天使,一個在他深處黑暗時刻,一直注視和關注著他的人——驚慌怪獸。驚慌怪獸大部分時間都處于休眠狀態,但當臨近截止日期、有當眾出丑的危險時、出現職業災難或者其他恐怖情況時,他就會突然醒來。他是猴子唯一害怕的東西。
理性決策者會考慮:我們清楚剛才答應了什么嗎?我們知道未來那一天會發生什么事情嗎?我們應該坐下來馬上開始工作。猴子說:“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但我們先打開地圖,在印度的最南邊放大,然后花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從大約200英尺的高度,慢慢往上滑,直到印度的最北邊,這樣可以更好的了解印度這個國家。”就這樣一天過去了,幾個月過去了,直到臨近開始。驚慌怪獸覺醒,嚇跑了猴子,終于理性決策人重新掌握了方向盤。
驚慌怪獸,解釋了拖延癥患者的很多奇葩行為,比如有時候整整兩周,都沒法寫出論文的第一句話,忽然又找到職業操守,通宵整晚,把8頁論文都給寫了出來。
以上就是拖延癥患者的完整系統,包括猴子、理性決策人、驚慌怪獸。雖然并不美好,但最終也有效果。
我們要如何擺脫拖延癥的困擾?
為什么我們一直被拖延癥困擾呢?原來,拖延分兩種。第一種是有截止日期,一旦有了截止日期,拖延的影響就會被限制在一定時期內,因為后期驚慌怪獸會醒。第二種拖延癥是沒有截止日期的,這種情況情況下,驚慌怪獸是不會出現的,所以這類拖延的效果是沒有限制的。與短期拖延相比,長期拖延更易被人忽略,因為長期拖延讓人們覺得自己只是生活的旁觀者。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拖延癥患者
其實,非拖延者是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有些人與截止日期保持著良好的關系,顯得不那么混亂。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研究生命日歷,我們應該想想我們真正拖延的是什么,因為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有在拖延一些東西,我們需要警惕及時行樂的猴子,這是我們所有人的任務。或許,我們從現在開始就應該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