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之所以出現光環,是因為光線原來的傳播方向被冰晶的折射改變了,形成了暈和華。它們在光線不太強的時候,好似給日月戴上了最迷人的項圈。

當天空出現薄薄的云時,太陽或者是月亮周圍會出現一道,色彩明麗清晰可辨的漂亮光圈,這是一種特殊的大氣光像,被稱為暈,在太陽周圍的叫日暈,月亮周圍的叫月暈。

 

成都日暈

 

暈對云很挑剔,因為它的光來自太陽光或月亮光,經過反射或折射從而形成光環。它們之間需要棱鏡作為媒介,能充當這一特殊任務的只有冰晶組成的云,在日月周圍變出這多彩的魔術出來。這些冰晶云處在低溫的高空,像輕盈的羽毛,姿態萬千,科學家稱它們為卷云、卷積云、卷層云。

日月光線原來的傳播方向被冰晶的折射改變了,我們才能看到一個漂亮的光環。也可以說,彩虹和暈的產生類似。不同的折射率會有不同的色光,由于偏折大小程度的不同,紫光折射率最大,紅光反而最小,這樣就出現內紅外紫的七色光排列在細細的光環里,由于月暈發生在黯淡的夜晚,加上光環本身又細,通常難以分清七色的界限。

有時候會出現較為罕見的光像,在如月的周圍,暈比較寬大,帶有色彩不規則的光環,叫作華。暈和華的區別非常明顯,華是緊貼日月,內紫外紅,光線強弱相間分布,形狀不規則。

 

在德國肯普費爾巴赫看到的月暈

 

華是光的衍射現象——波,經過障礙物邊緣或小孔時,傳播方向彎曲而繼續傳播,和暈的成因不同。

光其實是一種波,在天空中如果遇到冰晶或小水滴和它波長相近的,就會繞道而行。這樣就會發生衍射,衍射會造成光線呈現強弱相間的分布。太陽的復合光,不同色光相互錯開,造成五彩顏色的華。

華很罕見,是因為它不能有太強的光源,不然微弱的光就被遮住了。這樣月華反而比日華常見的多。在太陽光線大大減少,或者發生日食時,天空恰逢有薄云時,最容易出現華。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微信公眾平臺(ID:kxylydt)

 

太陽、月亮的光環:迷人的項圈

圖文簡介

日月之所以出現光環,是因為光線原來的傳播方向被冰晶的折射改變了,形成了暈和華。它們在光線不太強的時候,好似給日月戴上了最迷人的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