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5:熒惑守心

 

 

 

時間:2016年8月24日

 

過程:

4月17日火星在心宿二附近,在天空由順行改為逆行,又遠離心宿二;5月22日火星沖日,并在6月30日留,后改為順行,8月24日前后,火星與心宿二再次接近,從而形成了本年的“熒惑守心”的天象,此后,火星將不再逗留,一路遠行。

8月24日晚8時左右,在西南方低空,有兩顆紅色的星星近距離爭輝,競放光芒。火星在上,心宿二在下。火星的亮度明顯高于心宿二。這一晚沒有月光干擾,很適合觀賞和拍照,但在22時20分之后,這兩顆紅星相繼落入地平線以下。

 

原理:

“熒惑守心”就是火星“合”心宿二。火星被稱為“熒惑”,心宿二被稱為“大火星”。兩“火”相遇,紅光滿天,古人稱這種天象為“熒惑守心”。火星和心宿二“相遇”只是一種視覺現象。火星距離地球較近,而心宿二距離地球很遠。因此,它們的相遇只不過是在視線方向上的接近,并沒有真正接近。

 

更多精彩內容:

22日火星夜空逆行 兩“火”斗艷現“熒惑守心”

→ 火星30日起逐漸接近心宿二 "熒惑守心"罕見天象漸入佳境

 

TOP4:英仙座流星雨

 

 

 

時間:2016年8月12日

 

過程:

12日午夜以后,云層散去,月亮落下,蔚藍色的夜空中,英仙座流星雨開始“登場”。流星雨一直持續到13日3時,后來由于云層開始增多,能看到的流星逐漸變少。

由于受到木星引力影響,英仙座流星雨今年極大時的每小時天頂流量高于往年,達到150—160顆。

 

原理:

英仙座流星雨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有觀測記載的流星雨之一。我國古人曾有記錄,公元38年該流星雨流量超過百顆。1920年該流星雨再次突然爆發,流量達到每小時200顆以上。資料顯示,近年英仙座流星雨一直相對穩定,天頂流量每小時為60顆—100顆。

英仙座流星雨的形成,是因為地球的運行軌道與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軌道相交,流星體受地球引力的影響,以每小時13萬英里(約21萬千米)的速度闖進地球大氣層并且燃燒,而燃燒時所產生的火焰亮光,就是人們看到的流星雨。根據歷史記錄,英仙座流星雨每小時會出現50-75個流星體。

 

更多精彩內容:

→ 視頻:今晚9點一起約吧!英仙座流星雨"華麗來襲"

→ 英仙座流星雨“造訪”地球

 

TOP3:日偏食

 

 

 

時間:2016年3月9日

 

過程:

9日發生這次日食,全食的可視時間最長的位置在太平洋當中,時間持續可達4分9秒。在亞洲東南部和極東北部、印度洋東北部、大洋洲北部、北美洲極西北部可以看到偏食。中國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可以觀測到食分不等的偏食,且越往南食分越大。

 

原理:

日食是一種天文現象,對于地球上的部分地區來說,當月球正好運行到太陽的前方時,就會將太陽的光線遮擋一部分或者全部遮擋,這樣就發生了日食。

在本影區之外的半影區,由于太陽和月球只有部分重合,人們看到的就是日偏食。通常情況下,日偏食往往伴隨著日全食或日環食一同發生。

 

更多精彩內容:

→ 如何對日食進行簡單的觀測——各顯神通觀測日食

→ 地月關系 日全食奇觀過程全體驗

→ 日食與月食:吞食日月的“怪獸”

 

TOP2:超級月亮

 

 

 

時間:2016年11月14日

 

過程:

今年11月14日19時21分,月亮與地球相距全年最近,只有356622千米,月亮視直徑角距達到33分34秒,為全年最大。當晚21時52分,月亮最圓(望)。

今年11月,分別出現月亮全年距離地球最遠和最近的特殊天象。11月1日3時29分,月亮距離地球406623千米(遠點月),全年距離地球最遠,比11月14日(近點月)遠了50001千米。

11月14日,我國各地夕陽西沉后,滿月從東方偏北的位置冉冉升起。滿月從東方升起時,公眾從視覺上感到月亮特別大,并呈現金黃色,十分惹人注目。

 

原理:

超級月亮是指望月(月亮最圓)與近點月(月亮距離地球最近)兩者出現的時間十分接近的一種特殊天象。同樣是望月,月亮距離地球最近比月亮距離地球最遠,其視直徑大14%,視面積大30%。

天文專家表示,“超級月亮”既不神秘,也不奇怪。雖然連續3個月出現“超級月亮”的情況比較罕見,但也屬正常天象。

 

更多精彩內容:

→ 21世紀最大“超級月亮”將出現 68年來之最

→ “超級月亮”13日晚現身 本年度“三連發”中最后一次

→ 月亮怎么拍才漂亮?

 

TOP1:水星凌日

 

 

 

時間:2016年5月9日

 

過程:

北京時間9日19時12分左右,本世紀第三次“水星凌日”天象在天穹如約上演。由于日落時間較晚,我國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區的天文愛好者觀測到了凌日的開始階段,目睹到了水星如一顆小黑痣從太陽“臉上”緩慢爬過的罕見景象。

 

原理:

由于水星和地球的繞日運行軌道不在同一個平面上,而是有一個7度的傾角。兩者只有兩個交點:升交點與降交點。因此,只有水星處于軌道上的這兩個交點附近,而太陽、水星、地球三者又恰好排成一條直線時,在地球上則可觀察到太陽上有一個小黑斑在緩慢移動,這種現象稱為“水星凌日”。“水星凌日”平均100年才出現13.4次。

 

更多精彩內容:

→ 水星凌日:錯過可能要再等十六年的罕見天文現象

 

稿件綜合:新華網、科技日報、中新網、環球網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微信公眾平臺(ID:kxylydt)

 

年終盤點:2016年你錯過了哪些天文現象? 重溫那些精彩瞬間

圖文簡介

2016年發生了很多奇妙的天文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