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埃博拉病毒(圖1)大規模“卷土重來”,肆虐著西非,讓非洲乃至世界人民產生恐慌,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熱導致幾千人感染,高于半數人死于疾病之中。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埃博拉病毒病疫情設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那么究竟什么是埃博拉?埃博拉出血熱表現的主要癥狀是什么?它為什么會如此恐怖,又該怎樣去預防和治療呢?
早在1976年,非洲埃博拉河流域一位病人體內發現了一種神秘的病毒,該病毒導致了病人的死亡,隨之疾病急速的傳播,引起了醫學界廣泛的關注與重視,埃博拉就此得名。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類以及靈長類動物發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絲狀病毒,病毒呈長短不一的線狀體,直徑70~90nm,長0.5~1400nm,內含直徑40nm的內螺旋殼體,大多呈分枝形,遺傳物質為單股負鏈RNA。
埃博拉出血熱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它是一種死亡率極高的急性傳染病。患者主要表現為發熱、劇烈頭痛、肌肉關節酸痛,隨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黏液便或血便,最終導致肝和腎臟功能受損,重癥患者常因出血,肝、腎衰竭或嚴重的并發癥導致死亡。埃博拉主要通過患者的血液和排泄物傳播。
埃博拉病毒恐怖在哪里?首先是高死亡率,感染者有50%——90%死亡率;其次醫學界對埃博拉病毒的了解知之甚少,究竟病毒從何而來還沒有定論所以很難進行準確治療;第三就是爆發地主要集中在西非,醫療公共衛生系統落后,醫務人員缺乏,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下對傳染源的控制和病人的隔離,都是很大的挑戰,并且西非人口流動很大,這樣控制起來就更加麻煩。
傳染病防控最重要的途徑是疫苗防治。埃博拉病毒屬于生物安全四級病原體(國際要求安全防護的最高級),世界上擁有這種級別實驗室的國家和地區不是很多,開展疫苗研究的難度比較大,因此人們對埃博拉病毒了解得還不夠深刻。既然沒有找到準確治療方法,那就要盡量從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角度防控,而對于我們這些沒有出現過這種疫情的國家和地區又該怎么做呢?
首要的是嚴格控制傳染源,時刻注意世界各國埃博拉病毒病的流行情況,加強國境檢疫,暫停進口猴子等靈長類動物,主要是禁止來自那些有疫情的地區的靈長類動物,因為截止到現在還沒發現除靈長類動物以外的其他動物是埃博拉病毒的攜帶者。其次是切斷傳播途徑,對于那些有埃博拉出血病癥狀的可疑病人,應立即隔離觀察。如果確診就應該及時的跟衛生部門等相關部門匯報,要對病人進行最嚴格的隔離。醫護人員、實驗人員穿好隔離服,以防意外。對與病人密切接觸者,也應進行密切觀察。對于我們民眾來說,首先不要恐慌,注意個人衛生,如有不舒服及相似癥狀應立即就醫,在疫情地旅游經商的人們應了解疾病的癥狀,避免跟病人發生任何接觸,并且在出現相似癥狀時第一時間就醫。
人大附中朝陽學校 周梅
審稿人:江建敏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微信公眾平臺(ID:kxyly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