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慢動作重播……”音樂響起,機器人的身體反射著舞臺的燈光,伸胳膊伸腿、坐下、躺下、倒立、甚至下腰,它們隨著音樂翩翩起舞。
當來自各個大學的學生按下控制鍵時,有的長得像變形金剛、有的走圓潤萌系路線的機器人眼睛開始變色,它們的主人則眉頭緊鎖,咬著牙,生怕“孩子”出現意外。
第七屆國際仿人機器人奧林匹克大賽,是第二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唯一機器人主題賽事,舉辦會場占地1600平方米,涵蓋國際機器人舞蹈、機器人格斗、明星機器人表演、佛山中小學生創意機器人評選等活動。
猴年春晚,“舞王”機器人驚艷全國,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博覽會的比賽現場,各種機器人也同樣隨著音樂節拍做出各種舞蹈動作,舞姿優美,賽場外圍了一圈人。
評委現場點評,打分看的是選手是否把創作的思想和技巧融入到機器人的舞蹈中,分解成手臂的動作、腿的動作、手臂和腿的協調、創意、整體動作和音樂的配合等。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譚民教授表示,機器人舞蹈是很有創新力的、很有魅力的,所以它是發展中國機器人文化藝術的突破口。“機器人奧林匹克大賽不僅成為未來仿人型家庭服務機器人的動力,也是培養創新人才的理想平臺。”他表示,未來要向“推動高校與機器人智能制造企業合作,促進產、學、研結合”方向發展。
當“我是一只小小鳥”的音樂響起時,機器人張開雙臂,開始扇動;當邁克爾·杰克遜的音樂響起時,貼著水鉆的機器人開始太空漫步。
國際仿人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是將小型仿人機器人作運動員,借助人類奧林匹克競賽規則進行的國際性競技娛樂活動。它的近期目標是借助人類奧林匹克的魅力和挑戰性來促進仿人機器人關鍵技術的研究和發展,并且利用其廣泛的社會性與娛樂性來促進其產業化,而長遠的目標是將來機器人奧林匹克技術水平超過人類奧林匹克水平,最終實現“無處不在”機器人時代的到來。
本屆大賽共設單人舞、雙人舞、四人舞、六人舞、八人舞、騎馬舞(江南style)、芭蕾舞(小天鵝)、創意舞等多個小項及機器人格斗表演比賽。吸引了韓國、俄羅斯等國內外高水平的機器人團隊18所高校參賽。
“我們組裝好機器人后,通過數據輸入的形式,控制機器人各關節的運動。”參賽學校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電子工程專業學生尹炳裕說,根據各關節運動的組合,就能跳出精心編排的舞蹈。
除了跳舞,博覽會上的機器人掌握的技能不勝枚舉。一家來自廣州的企業帶來了3D打印食物的技術,其研發的體驗型3D食品打印機,可以將糊狀的面漿、雞蛋糊等食材“繪”成煎餅。
嘉騰、伊雪松等多家順德本土機器人企業不僅帶來了先進機器人本體,還帶來了自己的互聯網相關產品。
在智能制造展區的核心位置,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展出了“小白豚”及“大黃蜂”兩款主打AGV機器人,除此之外,嘉騰還主推自己研發的“Brain”智能工廠系統。
“現在軟硬件并進發展,未來軟件將囊括所有的硬件操作,幫助更多企業進行生產線的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嘉騰自動化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洪波說。
在智能工廠系統輸入有關數值,機器人“操作員”就可以根據有關數據行動。
未來,在回答“機器人能做什么”這個問題時,答案可能有無限可能。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微信公眾平臺(ID:kxyly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