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裸鼴鼠是一種奇怪又有點丑陋的動物。這些“小家伙”能活32年,它們對癌癥有不可思議的抵抗力,而且感覺不到一些疼痛。近日,刊登在《細胞—通訊》上的新研究顯示,進化變異使得裸鼴鼠擁有獨特的“無痛”感。

“我們認為精密的進化將疼痛信號變得沒有功能,而且不再強大到能危害這種動物。”該研究負責人、德國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教授Gary R. Lewin說。

通常,感覺神經元遭遇高溫和炎癥襲擊后,神經增長因子(NGF)分子會綁定一種名為TrkA的感受器。而這會觸發TRPV1通道打開,一旦通道被打開,神經元就會告訴大腦,疼痛出現了。

Lewin及同事設計了數個研究,發現了裸鼴鼠在這一過程上與其他動物的不同——它們的TrkA感受器出現了一點變化。例如,如果科學家將小鼠細胞中的TRPV1通道轉換成裸鼴鼠的TRPV1,然后熱痛過敏仍照常發生。但如果一個細胞擁有普通小鼠的TRPV1和裸鼴鼠的TrkA,那么細胞就感覺不到痛了。

之后,研究人員將裸鼴鼠TrkA感受器的基因與其他26種哺乳動物及另外5種非洲裸鼴鼠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裸鼴鼠TrkA的氨基酸出現了變化。而進一步研究揭示,如果裸鼴鼠暴露在10倍濃度的NGF中時,它的TrkA感受器將像其他動物一樣反應。

另外,新研究還發現,,裸鼴鼠與生俱來的疼痛傳感器數量與新生小鼠大致相同。裸鼴鼠成年后,這些傳感器的數量才減少。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微信公眾平臺(ID:kxylydt)

 

研究揭示裸鼴鼠不怕痛原因

圖文簡介

非洲裸鼴鼠是一種奇怪又有點丑陋的動物。近日,刊登在《細胞—通訊》上的新研究顯示,進化變異使得裸鼴鼠擁有獨特的“無痛”感。新研究還發現,,裸鼴鼠與生俱來的疼痛傳感器數量與新生小鼠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