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泥石流的防災自救

答:泥石流的形成條件是:地形陡峭,松散堆積物豐富,有突發性、持續性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因此,泥石流雖然破壞力巨大,卻比其他自然災害更為有跡可尋一些。所以,當我們發現有泥石流跡象時,應立即觀察地形,向溝谷兩側山坡或高地跑。逃生時,要拋棄一切影響奔跑速度的物品。千萬不要躲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陡峭山坡下面,更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樹上躲避。至于泥石流發生前的跡象,一般是河流突然斷流或水勢突然加大,并夾有較多柴草、樹枝,深谷或溝內傳來類似火車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溝谷深處突然變得昏暗,并有輕微震動感等。由于泥石流多發于山地,因此,去山地戶外游玩時,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盡可能避開河、溝道彎曲的凹岸或地方狹小高度又低凸岸,切忌在溝道處或溝內的低平處搭建宿營棚。而一旦遇到長時間降雨或者暴雨時,就應該格外警惕泥石流的發生與逃避。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微信公眾平臺(ID:kxylydt)

 

泥石流的防災自救

圖文簡介

泥石流的形成條件是:地形陡峭,松散堆積物豐富,有突發性、持續性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因此,泥石流雖然破壞力巨大,卻比其他自然災害更為有跡可尋一些。所以,當我們發現有泥石流跡象時,應立即觀察地形,向溝谷兩側山坡或高地跑。逃生時,要拋棄一切影響奔跑速度的物品。千萬不要躲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陡峭山坡下面,更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樹上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