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研究團隊日前在美國《臨床和轉化神經病學紀事》期刊上報告說,他們新開發的一種技術能在病情早期準確檢測帕金森病,小規模試驗已取得不錯效果。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見于老年人。疾病的成因至今還沒有準確說法,對它的早期診斷也有不少困難。

由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檢測技術,主要針對一種名為阿爾法-突觸核蛋白的分子進行檢測。這種蛋白分子在健康人腦部也存在,但在帕金森以及其他類型的癡呆癥患者腦細胞中,這種分子會粘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名為路易體的團塊,導致腦細胞死亡或者阻礙腦細胞發揮正常作用。

研究人員說,新技術能夠靈敏地檢測這種分子的粘性變化,從而能及早分辨出一個人是否患有帕金森病。

研究人員在一個小規模試驗中利用從帕金森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身上獲取的脊髓液樣本對這種新技術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在來自帕金森病患者的20份樣本中,19份被準確檢測出患病情況;而在15份健康人群樣本中,檢測結果也沒有出現誤報。

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還需要更大規模的試驗才能進一步驗證這項技術的準確性,但他們對此項技術的發展前景非常樂觀。

報告作者之一、愛丁堡大學學者艾利森·格林說,未來如果能進一步改進這項技術,將有助提高帕金森病診斷效率。如果能夠及早診斷帕金森病以及一些特定類型的癡呆癥,讓這些患者獲得參加一些新藥物臨床試驗的機會,或許有助控制他們的病情。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微信公眾平臺(ID:kxylydt)

 

新技術有望及早診斷帕金森病

圖文簡介

一個研究團隊日前在美國《臨床和轉化神經病學紀事》期刊上報告說,他們新開發的一種技術能在病情早期準確檢測帕金森病,小規模試驗已取得不錯效果。研究人員說,新技術能夠靈敏地檢測這種分子的粘性變化,從而能及早分辨出一個人是否患有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