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很多證據表明,常用抗抑郁藥物和肥胖之間存在關聯。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研究人員報告說,抗抑郁藥對服用者體重的影響可能持續至停藥后數月。
弗林德斯大學精神病學系教授胡里奧·利西尼奧與其同事在新一期英國學術雜志《轉化精神病學》上發表綜述性研究說,他們的團隊近年來就氟西汀、丙米嗪等常見抗抑郁藥對體重影響開展了一系列動物實驗。
在相關實驗中,研究人員對表現抑郁癥狀的實驗鼠進行了為期兩周的抗抑郁藥物治療。在停藥后的10個月內,研究人員以高脂肪食物喂食這些實驗鼠,并觀察它們體重變化。結果發現,服用過氟西汀和丙米嗪的實驗鼠在停藥10個月后體重增長都超過5%,這一比例高于高脂飲食本身可能造成的體重增長。
“(停藥)一開始,(實驗鼠)體重會有輕微減少,但隨著時間推移,體重減輕停止了,實驗鼠開始持續增加體重”,利西尼奧解釋說,在相同飲食條件下,曾服用抗抑郁藥的實驗鼠體重增長幅度更大,這一現象會持續到停藥后。他認為,動物實驗及其他一些已開展的人體臨床試驗都表明,常用抗抑郁藥對體重有滯后影響。
利西尼奧認為,這種現象與抗抑郁藥工作原理有關。抗抑郁藥不僅刺激腦部的生長因子,還可以刺激整個身體內的生長因子,從而導致了體重增加。目前,他正在開展一項為期5年的人體臨床試驗來驗證這一理論。
抑郁和肥胖已經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兩大威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范圍內有超過3.5億抑郁癥患者;而根據聯合國大會新近決議中列出的數據,全球范圍內有6億多成年人患肥胖癥。因此,利西尼奧呼吁更多研究人員關注抗抑郁藥對體重影響,加入后續研究。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微信公眾平臺(ID:kxyly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