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喜歡探險的人來說,這似乎是一個無趣的年代,地理大發現時代已經過去了300年,地球表面再沒有什么地方有神秘感了,且不說,人類的足跡早已踏遍全球,甚至不出家門,打開手機,就能看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衛星照片,世界盡在掌握,世界如此普通。
對于喜歡探險的人來說,這似乎是一個無趣的年代,地理大發現時代已經過去了300年,地球表面再沒有什么地方有神秘感了,且不說,人類的足跡早已踏遍全球,甚至不出家門,打開手機,就能看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衛星照片,世界盡在掌握,世界如此普通。
然而這又是一個充滿刺激和挑戰的時代,在人類眼前,另外一場更加波瀾壯闊的冒險游戲的序幕正在徐徐展開,腳下的實地已經踏遍,頭頂的星空正在等著我們仰望。從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人類成功登月開始,人類就踏上了對星空的探索之路,對于大海的征途,我們已經走完,眼前正是星辰的征途。《我們為什么要去火星》可作為銀河系漫游指南第一章。
電影《火星救援》熱播,難免會有一些好奇的孩子向他們的父母們問起,火星上究竟是什么樣子?人類能否生存?是哪些條件限制了生物在火星上的生存繁衍?如生物需要在火星生存,需要做哪些事情來改善環境等等,所有這些問題,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從另一個角度說,本書又不只是回答好奇兒童的問題這么簡單,地球表面已經探索完畢,每個國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廣闊的太陽系,在未來,探索火星、木星等潛在的人類移民地,比探索南極北極有著更加重要的戰略意義。300多年前,幾百個清教徒漂洋過海到達美洲大陸,建立了波士頓,一個新的大國就從這里誕生,人類向火星的移民,注定也是這么波瀾壯闊。
對星際空間的探索,從來不是虛無縹緲的公式,在人類一步一步推進科技向探索火星發展中,所產生的科學進步和技術創新,是完全可以造福于地球上生存的人類。即便你不打算去火星,即便你根本沒有機會去火星,根本不關心火星,你的生活也會被這些研究改變,從中獲益。
歷史上地理大發現不僅僅讓人類探索了地球,隨著人類航行的路程,文藝復興也在文化藝術上創造了輝煌的成就,對星際空間的探索,注定也會伴隨著文明層面上的巨大成就,改變人類文明,甚至改變人類自身。而對火星的探索,就是這遙遠航程的第一步。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微信公眾平臺(ID:kxyly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