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校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肥胖導致的結腸慢性炎癥會引起胰島素抵抗,從而引發糖尿病。今后有望通過抑制結腸慢性炎癥來預防和治療糖尿病。

此前已知,脂肪組織特別是內臟脂肪的慢性炎癥對肥胖導致的糖尿病發病有很大影響,但對其中機理尚不清楚。

為了培養肥胖實驗鼠,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研究人員給實驗鼠喂食脂肪含量高達60%的高脂食物。結果發現,它們體內促進巨噬細胞集聚的蛋白質CCL2的水平明顯升高。巨噬細胞是動物體內一種免疫細胞,它的聚集會誘發結腸慢性炎癥。

進一步實驗發現,如果通過人為措施使部分肥胖實驗鼠結腸腸道上皮中缺乏蛋白質CCL2,它們的結腸慢性炎癥就會得到抑制。和其他肥胖實驗鼠相比,這些實驗鼠體內胰島素作用效果變好,血糖值上升幅度低30%左右。

研究人員認為,對于肥胖引發的糖尿病,結腸慢性炎癥導致胰島素抵抗是發病原因之一。而對于肥胖者,只要控制結腸慢性炎癥就會降低糖尿病發生率。接下來他們還將研究就此開展人體試驗的可能性,以尋找新的控制炎癥的糖尿病治療藥物。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微信公眾平臺(ID:kxylydt)

 

 

 

新研究揭示肥胖引發糖尿病機制

圖文簡介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校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肥胖導致的結腸慢性炎癥會引起胰島素抵抗,從而引發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