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南極洲外,全球都有蚊子的分布,蚊子會傳播瘧疾等疾病,因此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昆蟲之一。

常見的蚊子主要有三種。

渾身黑白點的叫白蚊伊蚊,其樣子兇猛,身形靈敏。白蚊伊蚊不放過任何哺乳動物,從白天到黃昏不計時間,日出前和日落后是它們最喜歡吸血的時間。白紋伊蚊可以在變化很大的棲息地和環境下存活,適應力很強。它們比其他品種的蚊子更具攻擊性,能以極快的速度叮咬目標。

翅膀上有白斑的灰褐色蚊子叫中華按蚊,在我國分布極廣,除青海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外都能見到。中華按蚊喜歡吸食動物的血,但也吸人血,黃昏出動,高峰是在日落后1—2.5小時。

淡棕色的是庫蚊,中國常見的種類為致乏庫蚊、三帶喙庫蚊,它們主要吸人血,在日落和黎明前出現兩個吸血高峰。

 

 

 

蚊子喜歡吸誰的血?和血型有關嗎?

有關蚊子的一些基礎研究,在20世紀末已經大致清楚,人能吸引蚊子的化學物質很多,包括呼出的二氧化碳,汗液中的辛烯醇、丙酮和乳酸,排出的水蒸氣等,這信號和氣味都能讓蚊子追蹤到你。

而在這些因素中,最吸引蚊子的就是二氧化碳,而且蚊子還要根據二氧化碳的氣流方向來鎖定吸血的目標。蚊子靠二氧化碳來大致判斷方向,再靠其它上述因素鎖定目標。很多驅蚊產品里的有效成份避蚊胺(DEET)的原理就是抑制蚊子尋找目標的感受器,讓蚊子找不到目標。

所以說,肺活量大的人、體內熱量高的人、經常流汗的人、剛運動完的人都容易被咬,新陳代謝比常人要快的孕婦也容易成為蚊子下嘴的目標。

 

 

此外,環境對蚊子也有影響,蚊子喜歡微光的環境,對太亮和全黑都不喜歡,在較陰暗的環境中最活躍。由于深色衣服的反光效果弱,所以蚊子喜歡叮咬穿深色衣服的人,如果你的深色衣服又很潮濕,那么你已經被蚊子鎖定了!

至于蚊子對血型的選擇則比較復雜,人們也做了很多實驗。在1972年的時候,《自然》雜志還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在102個不同血型的志愿者中,O型血的人被叮咬的次數最多。后來該論文作者的研究團隊也進行了研究,但得出的結論是蚊子叮咬時選擇的目標與血型沒有必然聯系。2004年,日本科學家Shirai也進行了實驗,又發現蚊子更喜歡叮咬O型血的人,不過連他自己也承認,實驗有缺陷,并不能證明一定準確。

所以,從目前的研究來看,關于蚊子選擇目標和血型之間的關系,還缺乏令人信服的證據。從目前的實驗研究來看,并不能得出二者有關的結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微信公眾平臺(ID:kxylydt)

 

 

 

蚊子來襲,誰最易受攻擊?

圖文簡介

除南極洲外,全球都有蚊子的分布,蚊子會傳播瘧疾等疾病,因此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昆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