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造就了洪水?
洪水是暴雨、急劇融冰化雪、風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漲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嚴重時就會形成自然災害。按道理講,洪水與地震、海嘯一樣,它的發(fā)生有其不可抗拒的原因。但是,為什么最近幾十年來,我國洪水的爆發(fā)變得越來越頻繁,百年一遇漸漸變成了十年一患,幾年一災呢?
與相關歷史資料進行對比,洪水的頻率和嚴重程度與人口增長趨勢相當一致。因此,可以推定,我國迅猛的人口增長,擴大耕地,圍湖造田,亂砍濫伐等人為破壞不斷地改變著地表狀態(tài),改變了匯流條件,加劇了洪災程度。
在人類犯下的這些錯誤中,最大的錯誤就是砍伐森林。森林作為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體,能夠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調(diào)節(jié)氣候,對洪峰也能起到不可替代的削減作用。有洪水不一定有洪災,而森林被破壞后,小洪水也能夠造成大洪災。肆意砍伐森林不僅危害自己,而且禍及子孫后代。世界上許多地方,如美索不達米亞、小亞細亞、阿爾卑斯山南坡等由于過度砍伐森林,最后都變成了不毛之地。
洪水的分類
洪水按照其出現(xiàn)地區(qū)的不同,大體上可以分為河流洪水、海岸洪水和湖泊洪水等。
河流洪水根據(jù)形成的直接原因,又可分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冰川洪水、潰壩洪水與土體坍滑洪水等。其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具有明顯的洪水產(chǎn)流與匯流過程、洪水傳傳播、洪水調(diào)蓄與洪水遭遇的問題、洪水挾帶泥沙以及洪水周期性與隨機性等問題。
海岸洪水的主要成因是由大氣擾動、天文潮、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發(fā)等因素形成的暴潮所造成,大致可分為天文潮、風暴潮、臺風(颶風)、海嘯等。
在中國通江的大型湖泊,如長江的洞庭湖、鄱陽湖等兼有河流與海岸洪水的一部分特性。由于河湖水量交換或湖面氣象因素作用或兩者同時作用,可發(fā)生湖泊洪水。
洪水按照成因又可以分為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等。
如何應對洪水?
任何災害我們都不能束手待斃,需要了解和準備相應的應對措施。
在洪水到來之前,要根據(jù)當?shù)孛襟w提供的洪水信息,結(jié)合自己所處的位置和條件,冷靜地選擇最佳路線撤離,避免出現(xiàn)“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動。認清路標,避免因為驚慌而走錯路。備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夠食用幾天的食品以及足夠的飲用水和日用品。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適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裝置以備急需,并且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訊設備。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處,票款、首飾等小件貴重物品可以縫在衣服內(nèi)隨身攜帶。
洪水到來時,來不及轉(zhuǎn)移的人員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樓房、避洪臺等地轉(zhuǎn)移,或者立即爬下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墻等高的地方暫避。切忌游泳逃生,也不可攀爬帶電的電線桿、鐵塔,也不要爬泥坯房的屋頂。充分利用好用周圍能固定住自己或漂浮的器材,盡一切可能盡快與當?shù)卣姥床块T取得聯(lián)系,尋求救援。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chuàng) 轉(zhuǎn)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內(nèi)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微信公眾平臺(ID:kxyly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