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號臺風“尼伯特”以“超強臺風”的身份于8日凌晨5點50分登陸臺灣,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6級(55米/秒),于9日登陸福建沿海。它是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我國最強的一號臺風,而且僅用了60個小時,就一步一步成為了登陸初臺中的Number 1!

 

圖一:今年第1號臺風“尼伯特”未來120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

 

從圖一我們可以看到“尼伯特”從誕生到逐漸壯大的全過程,如果你還是一頭霧水,沒關系,那就對照圖二直觀地了解一下臺風強弱的六個等級吧!我國將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按其中心附近底層最大平均風力大小劃分為不同等級,“超強臺風”為其中的最高級。

 

圖二:熱帶氣旋的等級劃分

 

這個叫“尼伯特”的家伙,它的英文名為Nepartak。這個名字來自密克羅尼西亞,原意為“著名的勇士”。正如其名,它的強大足以寫進歷史。它也是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二晚的初臺風。

 

圖三:1949年以來對中國影響較大的初臺風

 

“尼伯特”為何能夠順利誕生并迅速壯大成超強臺風呢?首先,厄爾尼諾結束后,西北太平洋海溫迅速升高,目前已接近常年均值,且菲律賓以東洋面上有大范圍暖水區,這為“尼伯特”的生成提供了很好的熱力條件。其次,臺風要想迅速增強,還需高低空風的配合,臺風孕育時高低空風向風速差別要小,上下層空氣運動少能量才比較容易聚集。“尼伯特”生成之時,西北太平洋高低空風向風速條件比較理想,為其發展壯大提供了動力保障。此外,熱帶大氣運動具有一定的規律,“尼伯特”生成之時恰逢西北太平洋容易暴發大規模對流活動之時,諸多有利條件結合,就孕育了這個足以寫進歷史的超強臺風。

除了“初臺風”、“第二晚”、“超強臺風”這些引人注意的標簽之外,“尼伯特”即將帶來的強降水更加牽動人心。尤其是前期降雨已經較多的地區,尤其需要警惕前期降水與此次臺風降水產生疊加影響。

據中央氣象臺預計,“尼伯特”登陸后將會經華東地區北上,可能影響山東半島甚至遼東半島,陸上滯留時間長達60小時。滯留時間越長,影響范圍也會越大。預計從7月8日至11日,臺灣及閩、浙、贛、蘇、滬、皖等7省市將有強降雨天氣,一些地區將會出現大暴雨天氣,臺灣、浙江東南部和福建東北部局地還將有特大暴雨。

 

圖四:7月8-11日降水量預報圖

 

氣象專家提醒:

未來三天,臺灣以東洋面以及東海海域將有狂風巨浪,以上海域作業的船只和人員需迅速撤離;

臺灣、福建、浙江、上海、江西和江蘇等省市需做好防臺風的準備工作;

臺灣、福建等沿海港口需做好調度、加固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需防范風暴潮與天文潮疊加對海堤、養殖帶來的不利影響;

太湖流域及長江下游沿江地區需關注臺風帶來的降雨和前期汛情的疊加影響;

“尼伯特”可能影響長江中下游的梅雨,其外圍下沉氣流可能給廣東等地帶去酷熱天氣。

 

 

“尼伯特”登陸臺灣!僅用60個小時“成長”為超強臺風!

圖文簡介

“尼伯特”的強大足以寫進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