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的家鄉——南極和北極

 

南北兩極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但是南極大陸的中心很干燥,每年的降水量不過幾十毫米,甚至和地球上的一些沙漠地區持平。但是在這里,卻有著大量冰雪。這是因為雖然南極大陸降水量少,但是同時這里沒有河流,在極寒的天氣下雨也沒有什么蒸發,所以所有的冰雪都累積起來,成為了厚厚的一層冰蓋。但這些冰并不是固定不動的,在自身的重量和壓力下,它們不斷地被壓碎。堆積起來的冰雪緩慢地向南極大陸邊緣挪動,直到抵達大海,這時冰蓋會因為力的作用而破碎,變成巨大的冰塊向四周漂浮。

和南極一樣,在北極附近的海面上也遍布著這種冰塊。由于冰塊體積過大,我們通常稱之為冰山。這些冰山在海中漂流的時候,它們的水下部分會融化得比水上部分快,此外海浪也會作用于冰山水面上部分,則迎著海浪的那一面融化的比較快。這樣,就讓冰山在海中“滾來滾去”。對于過往的船只來說,這是非常危險的,冰山翻滾時激起的海浪甚至會打翻船只,造成翻船事故。

 

冰山——船只航行的巨大威脅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以前航海中可能出現的危險都已經變得不那么可怕了:比如暗礁,隨著測繪和定位科學技術發展,人們可以把這些探明的暗礁準確標注在航海圖上,通過衛星定位指示船只避開這些危險。但是冰山就不同了,因為它們的位置不是固定的,隨時會隨著洋流和風的變化而變化。另外,由于冰自身的密度,所以冰山大部分都是沉在水中,只有九分之一體積能露出水面,這就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因為人們很難知道水下的部分有多大,是什么形狀。比如著名的泰坦尼克號在遇難時,船上瞭望員只是發現遠處有一塊“兩張桌子大小”的黑影。但就是這座冰山,水下部分劃破了泰坦尼克號五個水密隔艙,最終造成了這艘巨輪的沉沒。

在泰坦尼克災難后不久,人們開始重視冰山的危害性,成立了一個國際冰山巡邏隊,專門檢測北大西洋中冰山的形成和行蹤。從最開始的飛機、船只跟蹤檢測,到現在利用人造衛星,人們已經搜集到了很多資料,發現了一些冰山運動的規律。許多冰山都會停留在靠近大陸的近海,因為那里的風和海流都比較弱;而另外一些則會長時間在某些海域上聚集;還有一些冰山則隨著洋流快速漂流,隨后在溫暖的海域里迅速融化。隨著科技的發展,冰山對我們的威脅已經不像泰坦尼克時期那么大了。人們對冰山的研究還將繼續下去,因為這些來自南北極的客人,不僅可以反映出氣候的變化情況,還可以通過對它們的研究,了解更多有關地球的知識。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微信公眾平臺(ID:kxylydt)

 

來自南北極的客人——冰山

圖文簡介

南北兩極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但是南極大陸的中心很干燥,每年的降水量不過幾十毫米,甚至和地球上的一些沙漠地區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