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做過關于如何開采石油的調查,很多網友想得很簡單,認為地下有一條油河,井一打下去,油就會往外冒……可真的是這樣的嗎?

人類可以飛上天、登月、觀察浩瀚的宇宙,但入地很難。目前人類能達到的地球最大深度是1萬2千米,連地殼都沒有穿透。為了清楚的認識這一點,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地球內部構造(如圖1)吧。在長期的科學探索中,科學家們發現地震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運用這一原理初步探知地球內部結構的。

 

 

 

將這一科學原理運用到生活實踐中,人們也嘗試通過地震波、地磁波等間接方法來分析判斷地下情況勘探石油(圖2)。

我們來看看地層的示意圖(圖3),它經歷了漫長的地質年代沉積形成。而石油埋藏在1000多米以下,甚至更深的地層,微米級的石頭縫隙中。如圖4所示為含油巖石樣本。石油儲存在孔隙當中,就像我們看到海綿當中浸入的那些水一樣。而這個孔隙有多大呢?就像絨毛,甚至比絨毛還要細,圖5就是將含油巖石樣本放大200倍的樣子。想象一下把這樣的石油開采出來有多難。

大家認為的打一口井油就能噴出來,那是油田開采的初期,單靠地層自然的壓力采油,只能采出5%左右。現在依靠世界領先的開發技術,可以把采出率提高到50%以上。

 

 

我國的大慶油田能夠持續高產、穩產,其核心就是靠科技進步、科技創新,實現三次采油技術的推廣。一次采油是靠地層本身的天然能力,相當于把油頂出來的,這種形式采油率很低。當天然能量降到一定程度以后,就靠往油層中注水,提高地層的壓力,通過提高壓力,相當于把油從地層中用水擠出來,這是二次采油,采油率在40%左右。目前大慶正在推廣應用三次采油,主要向地層注入聚合物進一步提高油層的采油率(圖6),相當于靠化學藥劑把油洗出來。注水開發技術、聚合物驅油配套技術、三元復合驅油技術,這些提升主力油田采收率的技術被一項一項地研發出來。正是這些技術,讓大慶實現了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并連續27年高產穩產,創造了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跡。據統計,如果大慶油田的采收率提高1個百分點,就相當于找到國內的一個玉門油田,如果要提高5個百分點就相當于找到了一個克拉瑪依的油田,提高采收率是我們科研的重中之重。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微信公眾平臺(ID:kxylydt)

 

石油到底是怎樣開采的?

圖文簡介

曾有人做過關于如何開采石油的調查,很多網友想得很簡單,認為地下有一條油河,井一打下去,油就會往外冒……可真的是這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