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動物特殊的感覺器官像一臺探測儀器,有選擇性地感受地震前所產生的某種對其生活有害的物理刺激或化學刺激,從而預感到一種可怕的事情即將發生,并引起驚恐和逃避反應。

 

每次地震的消息,無論國界,都讓大家心里十分傷痛,也忍不住發問:何時能科學準確地預測地震?用科學的方法預測地震,也許仍需假以時日,不過,迄今為止,全世界范圍內的多次震例表明,動物是觀察地震前兆的“活儀器”,它們往往在震前出現各種反常行為,向人們預示災難的臨近。

 

 

目前,已發現有上百種動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現,其中異常反應比較普遍的有20多種,最常見的動物異常現象有:驚恐反應,如大牲畜不進圈,狗狂吠,鳥或昆蟲驚飛、非正常群遷等;抑制型異常,如行為變得遲緩,或發呆發癡,不知所措,或不肯進食等;生活習性變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動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動等。然而,動物的反常行為真的可以作為地震預報的活的地震儀嗎?其反常行為真的可以預測地震嗎?

 

 

近年來,許多研究人員在動物的反常行為同地震發生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研究者發現許多動物特殊的感覺器官就像一臺探測儀器,有選擇性的感受地震前所產生的某種對其生活有害的物理刺激或化學刺激,從而預感到一種可怕的事情即將發生,并引起驚恐和逃避反應。比如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前動物的異常行為表現得非常強烈,但是由于人們當時對這些都沒有研究,老百姓也缺乏這方面的知識,沒有充分起到預報地震的作用,因此一些研究者認為應充分重視動物的反常行為。也有一些研究者認為,動物的反常行為跟許多因素有關,天氣變化、環境污染、飼養不當以及動物自身不適等都會引起動物行為的異常,因此動物的反常行為和地震沒有必然的聯系。

 

 

綜上所述,我們不能認為動物的反常行為完全能夠預測地震。我們要學習基本的地震知識,科學地認識問題,謹防把地震前兆迷信化。但不管怎樣,我們應該重視動物異常行為的價值,對于這種還沒有完全了解的現象不能一棒子打死,應該繼續深入探索。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動物的反常行為能預測地震嗎?

圖文簡介

動物特殊的感覺器官像一臺探測儀器,有選擇性地感受地震前所產生的某種對其生活有害的物理刺激或化學刺激,從而預感到一種可怕的事情即將發生,并引起驚恐和逃避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