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被稱為“隱形殺手”,是因為它是一種不可見光,無法辨識,身體上沒有任何一種器官可以感受到紫外線,可它卻可以在不知不覺中被皮膚及眼睛等器官吸收造成傷害。如果說紫外線導致的皮膚曬黑、曬傷還可以作為“健康警示燈”的話,那么它對眼睛各部位造成的病變初期沒有明顯表征,不容易引起人們的重視。更為重要的是,紫外線造成的影響會隨時間累積,而且無法恢復。
世界衛生組織去年12月發表的《紫外線輻射與人類健康》一文發布了紫外線對眼睛的危害。文章指出全世界大約有1800萬人因白內障而失明,其中有5%可能是由紫外線輻射造成的。并且紫外線還會其他嚴重眼病——角膜炎、視網膜破壞、黃斑退化、雪盲等。
減少陽光曝曬與眼部適當防護,是避免紫外線對眼睛傷害的兩大原則。上午11時至下午2時,陽光直射,紫外線輻射量最強。白天在戶外時注意公路表面、水面、雪地、沙灘的反射光所帶來的紫外線,尤其是城市建筑玻璃幕墻產生大量的眩光和散射光,這些紫外線屬于輻射量較強的,造成眼睛之傷害也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