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天體運行論

 

【作者】〔波蘭〕哥白尼著,葉式輝 譯

 

【內容簡介】

1543年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的出版不僅是天文學領域的一場革命,同時還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使科學從此從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標志著整個近代科學革命的開端。本版《天體運行論》有近千個注釋,對本書的時代背景、創作經過、出版過程及《天體運行論》的不同版本做了詳細的詮釋。注釋集中在書末。單這些注釋就說得上是一部深入闡釋近代科學革命開端的人文歷史著作,有助于廣大非天文學專業的讀者閱讀和深刻理解《天體運行論》的歷史意義。

《天體運行論》(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又名《試論天體運行的假說》,長達6卷,是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所著的一本天文學說著作,于1535年最終修補完整。

第一卷論述太陽位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它行星都是繞太陽運行的。

第二卷討論地球的自轉,指出地球是繞太陽運轉的一顆普通行星。

第三卷講歲差。

第四卷談月球的運行及日月食。

第五、六卷闡述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和木星五大行星。

 

 

《天體運行論》

圖文簡介

1543年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的出版不僅是天文學領域的一場革命,同時還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使科學從此從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標志著整個近代科學革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