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 美國科學家最近報告說,由于氣候變暖導致冬季最低氣溫上升,美洲一種重要的森林害蟲——南方松大小蠹可能將在今后幾十年里迅速向北蔓延。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志上報告說,他們預計到本世紀中葉,美國北部和加拿大東南部的氣候將變得適合這種害蟲生存,當地林業(yè)、旅游業(yè)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將面臨嚴重威脅。
南方松大小蠹是一種米粒大小的棕黑色甲蟲,侵襲各類松樹和杉樹,是美國南部針葉林最具毀滅性的害蟲。它們會在樹干上形成大量彎曲的蛀洞,阻礙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運輸,受侵襲的樹木即使經過治理也很難存活。
受到冬季最低氣溫的局限,南方松大小蠹分布區(qū)域此前局限于美國南部、東南部和南美洲北部等,但近年來開始出現在美國東北部地區(qū)。研究小組結合多個氣候變化模型和溫室氣體排放模型進行分析,發(fā)現美國許多地區(qū)冬季最低氣溫的上升速度比平均氣溫上升速度要快得多,樹皮部位最低溫度上升更快,有利于南方松大小蠹迅速北遷。
報告預計,到2050年,美國東北部從俄亥俄州到緬因州約12萬平方公里的剛松林將變得適合南方松大小蠹生存;到2080年,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南部約70萬平方公里的美國赤松林和北美短葉松林將有一大半受到威脅。
研究人員說,這是相關地區(qū)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大弱點,屆時經濟和生物多樣性都將蒙受巨大損失。樹木大量死亡還會使山火增加,給當地居民帶來災害,并釋放出大量溫室氣體。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