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你看到的是風光旖旎的景色,

在這里你聽到的是鳥聲水聲和風聲,

在這里你呼吸的是新鮮的空氣,

在這里你體驗的是遠離塵囂的寂靜。

圖片來源于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

圖片來源于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

圖片來源于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

圖片來源于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

圖片來源于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

長白山、黃龍、井岡山、五大連池、梵凈山……

它們是舉世聞名的風景名勝區,

它們還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197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面對全球日益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發起了一項政府間的科學計劃——“人與生物圈計劃”(MAB),其目的在于整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力量,以合理及可持續地利用和保護全球生物圈資源,增進人類及其生存環境之間的全方位關系。

為了推動“人與生物圈計劃”在中國的實施,197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簡稱“中國MAB”)及其秘書處建立。在中國MAB及其秘書處的推動下,“人與生物圈計劃”在中國成功實施。

 

 

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下屬的世界保護地委員會將弗雷德·帕卡德獎授予中國MAB,這是該委員會為表彰在自然保護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或個人設立的最高榮譽獎。2011年4月,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秘書處秘書長來華訪問,他指出,在發展中國家中,中國是實施“人與生物圈計劃”最好的國家之一。

截至目前,中國已有33個自然保護區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167個自然保護區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

2018年,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成立將滿40周年,這也是中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的第45個年頭。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許智宏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人與生物圈的核心理念就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希望公眾通過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進一步了解生態環境,了解大自然,了解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人與生物圈”,將生態保護觀念深入人心

圖文簡介

中國已有33個自然保護區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167個自然保護區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