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8月11日電(記者岳冉冉)豬器官移植到人體邁出重要一步!世界首批不帶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克隆豬成功問世,標志著科學家從根本上解決了豬器官移植人體內可能導致病毒傳染的風險。這一中美科學家的聯合研究成果于美國時間8月10日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雜志《科學》上。

論文通訊作者、哈佛大學創生生物(eGenesis)團隊首席科學執行官楊璐菡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200多萬人需要器官移植,但是器官捐獻數量遠低于需求數。移植器官供體不足隨著老齡化和慢性疾病的多發愈加嚴重,供需矛盾突出。豬的器官因為大小和功能與人類器官相似,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成為能移植到人體的異種器官。

上世紀90年代,研究者們曾嘗試用異種器官移植的方式解決器官移植問題,但一些試驗卻發現,豬的器官在人體內會被免疫排斥。

“此外,豬的基因組里有一種叫做‘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序列,對人體有潛在健康風險,如果直接將豬的器官移植到人體,可能會導致新型疾病傳播。最終世衛組織表示——在未找到解決辦法前,停止一切異種器官移植的臨床試驗。”楊璐菡說,由于無法預期何時、用何方法解決這些問題,異種器官移植業經歷了10多年停滯期。

論文第一作者、云南農業大學教授魏紅江介紹,中美聯合團隊用新一代基因打靶技術根除了豬細胞里面所有的內源性病毒,并通過核移植克隆技術,成功得到了沒有該病毒的豬。“這批豬最大的四個半月,最小的一個多月,它們的產生和健康成長讓我們第一次從根本上解決了豬器官移植人體內可能導致病毒傳染的風險,我們將在這批豬種的基礎上繼續改造基因組以解決免疫排斥問題,爭取早日實現異種器官移植臨床化,拯救千千萬萬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

哈佛大學教授、基因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喬治·丘奇(George Church)認為,這一批克隆豬的產生是異種器官移植科學研究進程的標志性里程碑。它不僅成功解決了異種器官臨床化最重要的安全性問題,也展示了新一代基因修改工具對解決器官缺失問題的重要推動作用。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世界首批不帶內源性病毒克隆豬誕生

圖文簡介

豬器官移植到人體邁出重要一步!世界首批不帶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克隆豬成功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