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 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從昨晚到今晨,我國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和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分別發生7.0級和6.6級地震。地震發生前有哪些異常現象?地震發生時應如何自救?針對社會公眾關心的問題,今日,新華網專訪了中國地震局原震災應急救援司司長徐德詩,為我們科普有關地震的小常識。

地震有哪些前兆?

在地震發生之前,我們通常會發現一些異常現象。徐德詩表示,地震包括微觀前兆和宏觀前兆兩個方面。所謂微觀前兆,是指用儀器觀測到的異常變化;宏觀前兆是我們感官能夠感知到的異常變化。然而,公眾不可將地震之前一切異常現象都歸為地震前兆,需要考慮到其他因素的干擾。

地震宏觀前兆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地下水的變化(水位、水溫、流量、組份);二是動物行為的異常變化。

地震時是躲是逃 從實際出發

徐德詩表示,一直以來,社會中都流傳著一個地震求生的方法,就是躲在“活命三角區”中。徐德詩表示,所謂“活命三角區”即在堅實的物體旁形成的一塊相對安全的三角空間。當發生地震時如果你在市內,不要驚慌失措,首先要保持鎮靜,可以選擇躲在足夠結實物體旁的“活命三角區”。然而,躲在“活命三角區”不是唯一的避險方法,也可以躲在堅實的物體下。總之,地震發生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策略,是躲是逃要從實際出發,沉著冷靜作出判斷。

地震之后公眾應該怎么做?

對于災區的群眾來講,地震發生后應積極自救、互救,聽從政府組織安排,有秩序的恢復生產生活。還應穩定情緒,積極配合醫院、政府的要求盡可能減少損失。作為志愿者,不要盲目前往災區,應按照政府的要求進行配合,盡可能減少災區損失。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專家告訴你 發生地震該怎么做

圖文簡介

今日,新華網專訪了中國地震局原震災應急救援司司長徐德詩,為我們科普有關地震的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