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6月23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陸朝陽教授日前獲得歐洲物理學會頒發的2017年度菲涅爾獎,以表彰其“在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學量子計算方面的杰出貢獻”。

陸朝陽先后畢業于中國科大和英國劍橋大學, 2011年入選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回國。作為中國科大潘建偉院士團隊重要成員之一,近年來他在包括《自然》、《科學》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他和同事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成果榮登英國物理學會評選的2015年度“國際物理學十大突破”榜首,高品質單光子源方面的成果入選美國光學學會評選的2016年度“國際光學重大進展”之一。

今年以來,陸朝陽和同事在實現十光子糾纏的基礎上,構建了用于玻色取樣的多光子可編程量子計算原型機,在國際上首次演示了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能力。

據了解,菲涅爾獎以19世紀偉大的光學家菲涅爾命名,是歐洲物理學會設立的獎勵量子電子學和量子光學領域35歲以下青年科學家的國際最高榮譽,每兩年頒發一次,每次獎勵基礎和應用研究領域各一人,陸朝陽是第三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科學家。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我國學者陸朝陽榮獲歐洲物理學會菲涅爾獎

圖文簡介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陸朝陽教授日前獲得歐洲物理學會頒發的2017年度菲涅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