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使用意味著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對它的使用已是不可逆轉的時代進程。人工智能必將直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就像互聯網對人們生活和工作的顛覆性改變一樣。與人工智能攜手,人類也將迎來嶄新的未來。

圍棋、德州撲克、猜謎大賽……人工智能取勝人類頂尖高手已經越來越不是新聞。無論你是否愿意,人工智能就在大門的另外一邊,而敲門聲已經響起。當人工智能如春風化雨般進入普通人的生活,一個看似老生常談的話題又被再次提及:快速成長的人工智能將與人類發展出什么樣的關系?

恐慌于“人工智能將統治世界、奴役人類”,確實杞人憂天。不管是感知類的人工智能還是認知類的人工智能,都依然屬于弱人工智能的范疇,其基本算法,也就是學習的方法依然由人類給出,人工智能也并沒有任何自主意識。從根本上來說,人工智能和汽車、飛機、互聯網并沒有區別,都是人類用智慧創造出來、為我所用的工具。盡管名字中有“智能”二字,但科幻電影中的場面和現實生活畢竟天差地別。

不過,突破性的新技術的出現,必將直接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就像是汽車取代了馬車,電子郵件取代了電報和信件一樣,在可見的未來,人工智能將不僅僅停留在概念上,它也將對人類社會的傳統職業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從人工智能目前的“成長”狀況來看,勞動密集型、重復性強的職業將首先受到影響,比如已經開始被智能客服取代的人工客服,和人工智能正在“試水”的速記、翻譯和即時新聞寫作。拿速記來說,在去年舉行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嘉賓們的演講由人工智能自動生成字幕,雖然在中英文夾雜的部分還略有瑕疵,但不影響閱讀。而在浙江高院,人工智能程序已經開始替代書記員完成庭審筆錄。

未雨綢繆因此已經十分必要。在職業培訓和高校的學科設置上,應該充分考慮到技術的演進規律,對那些顯然即將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職業減少供給,避免“畢業即失業”的局面出現,以保證就業市場的平穩,也讓寶貴的人力能夠更有用武之地。

而對于這些職業的從業者,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讓他們能夠充分了解人工智能即將給現有職業帶來的挑戰,從而主動提升勞動技能,轉換職業角色。另一方面,也要開始考慮通過各種力量提供繼續教育的機會,幫助他們應對“機器換人”所帶來的巨大變化。畢竟,人工智能的使用意味著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對它的使用是不可逆轉的時代進程。

新朋友就在門外,就像互聯網對人們生活和工作的顛覆性改變一樣,與人工智能攜手,人類也將迎來嶄新的未來。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聽,有“智慧”的朋友在敲門

圖文簡介

人工智能的使用意味著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對它的使用已是不可逆轉的時代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