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構想圖。在星系活躍的內核,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區域不斷輻射出物質噴射流,并形成射電輻射。
據國外媒體報道,大約在10年前,天文學家首次探測到一種罕見、短暫的宇宙射電波爆發。這種神秘能量爆發的來源、特點、本質等一直令天文學家們迷惑不解。有人認為,這可能是外星生命試圖聯系我們的一種信號。近日,天文學家終于定位到這種信號的來源,它來自30億光年外的一個矮星系。
這種罕見、短暫的宇宙射電波爆發也被稱為“快速射電爆發”,最初于2007年被射電望遠鏡監聽到。“快速射電爆發”信號很短暫,似乎是很隨機的,因此直到多年后天文學家才承認這并不是望遠鏡設備的一個偶然性小差錯。但是,最初發現的信號此后多年就再也未監測到,直到2012年天文學家才又發現重復出現的“快速射電爆發”。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康奈爾大學的天文學家根據這一現象對太空中的這一區域進行反復監測。
康奈爾大學天文學家沙米-查特爾杰介紹說:“現在我們知道,這種特別的爆發來自于30億光年外的一個矮星系。這也是對該事件研究中的巨大進展。”研究團隊利用位于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卡爾-央斯基甚大陣望遠鏡和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伯射電望遠鏡對這種信號進行定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天文學家卡西-勞介紹說:“長期以來,我們都一無所獲。但接著我們發現了一系列的爆發,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去年,卡爾-央斯基甚大陣望遠鏡利用最新的軟件系統在一個月時間內,總共探測到9次爆發,這一數量足以來定位其來源。通過對其他望遠鏡觀測數據的深入分析,天文學家進一步縮小了目標范圍。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天文學家薩拉-伯克-斯波拉爾表示:“甚大陣讓我們將爆發來源地的范圍縮小到相當精確的程度。”天文學家的發現結果也基本上排除了銀河系中其他來源的可能。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天文學家什里哈爾什-德魯卡介紹說:“在我們弄清楚‘快速射電爆發’距離如此遠之前,許多關于它們來源的解釋都認為是在我們銀河系內部或附近。我們現在終于排除了這些解釋,至少是關于這種‘快速射電爆發’。”但是,天文學家仍不清楚矮星系中究竟為什么產生這種射電爆發。
在此項研究中,天文學家還在這個矮星系中發現了高光度超新星和超長伽馬射線爆發現象。所有這些現象都是與超大質量、強磁性、快速旋轉的中子星——磁星有關。卡西-勞解釋說:“所有這些現象都指向一種理論,即在這種環境中有些事物產生了這些磁星。它可能由一顆高光度超新星或超長伽馬射線爆發產生的。接下來,當它進化時,它的旋轉速度也減慢下來,并產生這些‘快速射電爆發’。它看起來就像是我們星系中看到的磁星。現在,我們的目標是要弄明白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
卡西-勞認為,關于“快速射電爆發”的來源,他最認可的假設是一顆被超新星爆發或脈沖星噴射出的其它物質包圍的磁星。不過,還有其他的一些可能性,其中一個可能是在星系活躍的內核,在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區域不斷輻射出物質噴射流,并形成射電輻射。“快速射電爆發”的來源可能就是100光年范圍內的持續射電輻射。查特爾杰表示:“發現‘快速射電爆發’的主星系以及得出其與地球的距離,是一項重大研究進展。但是,要想完全了解這一現象,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