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雜志7日在線發表的一篇環境學論文,以高分辨率繪制了過去30年全球地表水分布的變化情況,該研究認為導致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干旱、水庫修建(如筑壩)和水提取。

地表水是人類生活用水的最重要來源之一,更是各國水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過去已有研究繪制全球地表水的分布情況,并且跟蹤地表水隨時間推移所發生的地方性和區域性變化。但是直到現在,一直沒有出現全球性的、方法統一的有關地表水逐漸變化的定量研究。

此次,歐盟聯合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讓-弗朗科斯·佩凱爾及其同事,分析了拍攝于1984年至2015年之間的300多萬張地球資源衛星圖片,以30米×30米的分辨率量化了地表水的月度變化。研究團隊使用一種算法將30米×30米的區域劃分為陸地或開放水域(包括淡水和咸水水域,但不包括海洋)。

團隊成員表示,過去32年里,有將近9萬平方公里的永久性地表水消失了,約相當于蘇必利爾湖的面積,其中70%發生在中東和中亞地區。但是,他們也指出,其他地方也會有新的永久性地表水形成,面積約是已消失地表水的兩倍,約為18.4萬平方公里;而且除大洋洲凈減少1%外,各大洲的永久性地表水均出現凈增長。

論文作者最后總結稱,此次最新數據為認識氣候變化和氣候振蕩對地表水分布的影響,補充了進一步的信息,而且捕捉了人類對地表水資源分布的影響。

總編輯圈點

把眼界放寬到宇宙的維度,你會發現,地球上的水特別是淡水,真的很稀有,不盤查清楚,總感覺心里沒底。地球資源衛星就像地主老財的算盤一樣,把地表水這點“家底”撥弄個一清二楚。當然,除了監測水資源,它還能調查土地資源、預報農作物長勢和收成、監視各種自然災害、規劃港口和城市建設……幾十種不相重復的用途,讓這種衛星成為各實力大國的“香餑餑”。(記者張夢然)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全球地表水分布變化有圖可查

圖文簡介

英國《自然》雜志7日在線發表的一篇環境學論文,以高分辨率繪制了過去30年全球地表水分布的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