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一個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國際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當代生物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在琥珀中發現了很可能是屬于一只小型恐龍的尾巴,這是首次在琥珀中發現非鳥類恐龍標本。
中國地質大學的邢立達等人報告說,這塊在緬甸發現的琥珀,其中含有一根長度接近4厘米、包含8節椎骨并帶有羽毛的標本。分析發現,與目前普遍被認為是鳥類祖先的始祖鳥及現代鳥類不同的是,這些椎骨沒有在尾巴的末端融合,而是更像一根靈活的鞭子,能同時在多處彎折。研究人員認為,這個標本應該來自一種小型兩足恐龍的尾巴,時間在約9900萬年前。
這是科學界首次在琥珀中發現非鳥類恐龍標本,為羽毛的演化提供了證據。目前學術界認為,鳥類是恐龍的后裔。今年6月,這個中加聯合團隊還在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報告說,在緬甸發現的一塊琥珀中,找到了約9900萬年前的古鳥類恐龍標本。
在著名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科學家從一只吸了恐龍血又被困在琥珀中的蚊子體內提取出恐龍的遺傳物質DNA,從而復活恐龍。科研人員表示,現在發現的這些琥珀中雖然含有恐龍標本,但難以照電影情節那樣從中復活恐龍。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