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9月23日專電(記者呂光一、趙修知)中國(廣州)智能裝備暨機器人博覽會22日至25日在廣州舉行。記者在會場采訪發現,服務型機器人正越來越多地走進生活,在教育、餐飲、安保、體育、娛樂、通訊等領域發揮功能。

本屆博覽會以“智能科技·智能制造裝備·新機器人”為核心主題。記者發現,展會上服務型機器人企業數量占了大多數。與工業機器人相比,服務型機器人的站臺周邊聚集了更多參觀者,參展商和參觀者的互動也更加熱烈。

展會現場,智能廚房展臺成為一大亮點。這里有適合家居自用的自動炒菜機——按幾個鍵之后,油鹽醬醋便按照設定程序定量撒入自動炒菜機,不一會兒一份炒豆角就完成了;有適合食堂使用的自動出飯機和分飯機——只需將盤子放到取飯口,香噴噴的米飯就到了盤子里。

德奧公司商用事業部總經理何江城說,一套智能廚房裝備售價6萬多元。它們能把人從廚房解放出來,既節省人力,又保證效率和衛生,非常適合工廠、學校食堂。目前,已有多家工廠和學校訂購使用。

“用戶認為這套系統除了節省人力,還做到標準化生產,節省糧食。”德奧公司渠道營銷部部長顏健聰說,“二代產品根據用戶反饋,增加了微信、支付寶支付功能以及調整飯量的功能。”

記者發現,機器人管家也引來不少參觀者駐足觀看體驗。不同機器人管家外貌不盡相同,有的身高跟小學生差不多,金屬質感,具備智能全自主行為能力,進行人臉識別、智能家居控制和遠程視頻監控等;陪伴型機器人外形可愛,主要針對老人和兒童,一問一答,可以智能對話。

擁有同樣外形的還有教育型機器人,主要為兒童提供早教及外語學習和翻譯,吸引了不少家長帶著小朋友們圍觀。只要用戶一發聲,機器人立刻忽閃著“眼睛”回復道:“你好,有什么事兒嗎?”

來自廣州的4歲半小朋友李華羿一邊摸著銀灰色的兒童早教機器人,一邊與之對話:“你好,幾歲啦?”站在邊上的李爸爸告訴記者,早教機器人可以給小朋友唱歌、講故事,還能播放動畫片,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

不過,記者發現,服務型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相對還比較低,只能承擔一些簡單工作。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歡迎轉載,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服務型機器人日漸走進社會生活

圖文簡介

中國(廣州)智能裝備暨機器人博覽會22日至25日在廣州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