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科學家近日發現,寨卡病毒在攻擊人類免疫系統后,不僅能導致格林-巴利綜合征,還能導致另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
巴西累西腓康復醫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該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間收治的151名患者的情況,這些人都感染了蟲媒病毒,登革病毒、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等都屬于該病毒。
在這些人中,6名寨卡熱患者出現了自身免疫性疾病,除4人出現了格林-巴利綜合征外,另外2人則出現了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這6人在出院后,有5人出現運動功能障礙,1人出現視力問題且認知能力下降。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的癥狀包括身體虛弱、麻木、偏癱和視力下降等。格林-巴利綜合征是一種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由多種病毒引起,主要癥狀為四肢軟癱或遲緩性麻痹,嚴重時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基于觀察和對照研究,已有“強烈的科學共識”表明寨卡病毒是導致新生兒小頭癥、格林-巴利綜合征和其他神經障礙的病原體。這次的發現使寨卡病毒可能對人類神經系統造成的損害又多了一種。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歡迎轉載,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