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計算,天文學家認為“行星九”質量約為地球的10倍,冥王星的5000倍,引力足以影響太陽系邊緣幾個矮行星的運行。圖片來源:DailyMail
4名法國科學家23日宣布,他們對可能存在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觀測取得進展,利用排除法進一步縮小了有效觀測區域。
【排除倆區域】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邁克·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上月20日宣布,有“充分證據”顯示,在太陽系邊緣可能“潛藏”著遙遠而巨大的第九大行星。這兩名科學家認為,這顆昵稱為“行星九”的星體質量大約是冥王星的5000倍、地球的10倍,在太陽系遙遠之處沿著一個不對稱、拉伸得很長的橢圓軌道運行。
順著這一思路,來自巴黎天文臺的雅克·拉斯卡爾和其他3名法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天文和天體物理學》周刊發表文章說,他們通過分析“卡西尼”號飛船回傳的數據排除了第九大行星不可能“潛藏”的兩大區域,從而進一步縮小了有效觀測范圍。
“卡西尼”號飛船是美歐聯合打造的第一艘探測土星的人造飛船,1997年10月15日在美國發射升空,2004年7月1日進入土星軌道。
拉斯卡爾說,他們的研究支持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于太陽系邊緣的觀點,但這顆星體一定有其具體位置。
以數學建模為依據,以美國同行推測出的運行軌道為設定,這4名法國科學家就這顆神秘星體運行時對太陽系其他行星所產生的影響做了計算和分析。他們發現,當這顆星體沿自身軌道運行至遠日點時,由于距離太過遙遠,它對其他行星的影響幾乎難以察覺。因此,這也把科學家的有效研究區域限制在其靠近近日點的一半軌道上。
拉斯卡爾和他的同伴說,由于建模結果與現實不符,他們已經排除了第九大行星不可能“潛藏”的兩大區域,從而把有效研究范圍縮小了一半。
“我們讓工作少了一半,”拉斯卡爾說。
【寄望“卡西尼”】
按布朗和巴特金的說法,計算機模擬顯示,如果“行星九”果真存在,它的運行軌道與太陽的距離約為地球運行軌道與太陽距離的50多倍,繞太陽運行一周需要1萬至2萬年的時間。
拉斯卡爾和他的同事認為,如果原定明年結束任務的“卡西尼”號飛船延期至2020年,那么有關“行星九”的有效研究范圍有望進一步縮小。
目前,許多天文望遠鏡已被用來觀測“行星九”。如果進展順利,或許在今后5年內科學家們便可一睹其“真容”。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歡迎轉載,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