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新研究顯示,土星的一些冰冷衛星以及著名的土星環可能都是年代較新的產物。它們可能只是在1億年前突然誕生的,比很多恐龍出現得還晚。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3月28日報道,搜索外星文明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馬蒂亞·丘克說,“衛星總是在改變軌道。這是不可避免的,這使我們可以用計算機模型來梳理出土星內衛星的歷史。我們發現,它們最有可能是在土星最近的2%的歷史形成期內誕生的。”
報道稱,丘克與西南研究院的盧克·多恩斯和戴維·內斯沃爾尼一起,用計算機模型推斷出了土星冰冷內衛星過去的活動。我們的月球有著自己圍繞地球運轉的軌道,而土星的許多衛星要共享空間。它們的軌道都由于潮汐的影響而緩慢延長,只不過速度不一。因此,常會有兩顆衛星進入所謂的軌道共振。在一顆衛星的軌道周期與另一顆衛星的軌道周期成簡單整數比(比如1∶2或2∶3)的時候,會出現這種情況。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即便是引力微弱的小衛星也可能對彼此的軌道產生強烈影響,使軌道延長并偏出原先的軌道平面。
報道稱,通過將目前的軌道傾斜與計算機模擬所推測的傾斜相比較,研究人員就能得知土星衛星的軌道延長了多少。結果表明,最重要的幾顆衛星的軌道變化不像我們之前想的那么大。軌道傾斜較小表明它們并未經歷許多軌道共振。
“卡西尼”號飛船曾在土衛二上觀測到間歇泉。假如說這些間歇泉的能量直接來自于潮汐作用,而土衛二上的地熱活動水平基本不變,那么土星上的潮汐非常強。根據研究人員的分析,潮汐使衛星軌道發生計算機模擬顯示出的少許變化只需大約1億年。這樣就能夠確定土星的主要衛星(除了更遠的土衛六和土衛八)的形成時間在相對較近的白堊紀,也就是恐龍生活的年代。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歡迎轉載,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