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降水偏多,澇重于旱。氣象部門預計,7至8月長江中下游、淮河、黃河下游、遼河流域可能出現較重汛情。其中,長江流域的防汛形勢尤為嚴峻,長江中下游各省已全力投入抗洪搶險。
這次降雨到底有多強
暴雨襲城,南方多個城市再度進入了“看海”模式。這次汛期的雨水到底有多充足?今年以來,全國平均降水量346.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21.2%,為1951年以來第二多;全國大部地區的降水量與常年同期相比都偏多,其中吉林、重慶、黑龍江均為歷史同期最多。(相關氣象數據截至7月4日)
而在主要流域方面,松花江、遼河流域降水量分別偏多47%、25%,長江、珠江流域分別偏多27%、20%,淮河流域偏多11%。雨水匯入江河湖泊,就使得水位持續上漲,據水利部門統計,今年強降雨已導致全國300多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為近5年同期最多。
此外,今年入汛早、暴雨過程多、強度大。華南地區3月21日入汛,比常年偏早16天;入汛以來,南方已出現22次區域性暴雨過程,為歷史同期最多;全國有150個縣(市)累計降水量突破歷史同期極值,廣東信宜(455.2毫米)等23個縣(市)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那么話說今年降水為啥這么猛?跟史上最任性的“熊孩子”有一定的關系:【詳情戳此處】
受強降雨影響,截至7月6日8時,長江中下游共46條河流、61站水位超警,超警幅度在0.04-3.11米。其中,長江中下游干流監利至大通河段全線超警,超警幅度0.04-1.49米。
防汛抗洪形勢如何
長江干堤防汛形勢嚴峻,如何評估可能的風險呢?對此有關專家表示,1998年以后,各地對干流堤防加固加厚,堤防質量明顯提高;此外,三峽大壩通過攔蓄,將此次流量為50000立方米/秒的長江1號洪峰削峰19000立方米/秒,減輕了長江中下游的防洪負擔;加之三峽工程上20座水庫與三峽水庫合計有363億立方米防洪庫容,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使得中下游得以進一步減負。因此,“盡管存在一定的風險,但長江干流防汛形勢目前處于可控狀態。”
目前,長江中下游各省正在全力動員,迅速行動,投入防汛抗洪工作。截至7月4日,長江中下游及兩湖地區共投入42.43萬人(其中部隊1.71萬人),全力加強堤防巡查防守和搶險工作,其中湖北省7.64萬人、湖南省10.38萬人、江西省1.6萬人、安徽省22.16萬人、江蘇省6500人。
如遇洪水怎樣自救
水災的發生,都是災害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因此在洪水到來前,應盡可能充分作好準備。
洪水來臨前,溪水會突然變渾濁,流速增大,水位上升。有條件者可修筑或加高圍堤;無條件者選擇登高避難之所,如基礎牢固的屋頂、在大樹上筑棚、搭建臨時避難臺。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塊等漂浮材料加工為救生設備以備急需;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處,票款、首飾等物品可縫在衣物中;準備好醫藥、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種尚能使用的通訊設施。
新華網數據新聞部 中國氣象網 聯合出品
編輯:肖瀟 王美麗
資料來源:新華社、水利部、中國氣象網、國家氣候中心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歡迎轉載,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