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郭守敬巡天望遠鏡(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為制訂新歷法,令天文學家郭守敬開展“四海測驗”,在全國范圍組織大規模天文測量。 700多年后,以郭守敬命名的光譜巡天望遠鏡(全稱: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探尋宇宙又獲得重要進展。郭守敬望遠鏡巡天4年來,已捕獲700余萬條高質量恒星光譜,超過此前全球所有已知光譜巡天項目獲得數據的總和。

什么是光譜?天文學家說,光譜包含著關于恒星各種特性的信息,能夠揭示星星們的運動狀態、溫度、質量和化學成分,類似籍貫、住址、年齡、性別、職業等每家每戶的戶籍信息……因此,巡天望遠鏡堪稱宇宙“戶籍警”。新華社記者近日來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全方位揭秘這位宇宙“戶籍警”。

 

這是郭守敬巡天望遠鏡(左)(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工作人員在郭守敬巡天望遠鏡觀測控制室進行每日例行自檢和性能測試(7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工作人員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介紹郭守敬巡天望遠鏡觀測計劃顯示系統(7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工作人員對郭守敬巡天望遠鏡MA子鏡進行夏季維護(7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工作人員對郭守敬巡天望遠鏡焦面板光纖定位單元進行更換維護(7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工作人員對郭守敬巡天望遠鏡焦面板光纖定位單元進行更換維護(7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這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郭守敬巡天望遠鏡構建世界最大恒星光譜庫

圖文簡介

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為制訂新歷法,令天文學家郭守敬開展“四海測驗”,在全國范圍組織大規模天文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