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在7月28日世界肝炎日即將到來之際呼吁,各國應采取快速行動降低因病毒性肝炎導致的死亡。據世衛估計,全球病毒性肝炎死亡人數從1990年不足百萬增長至2013年的145萬。
2016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題是“了解肝炎,立刻行動”。世衛表示,全球約有4億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者,人數是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數的10倍以上。目前,每20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僅有1人知曉自己感染,每100名感染者中僅有1人獲得治療。
世衛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表示:“世界忽視了肝炎風險,目前是時候組織全球規模的肝炎應對行動,其規模應類似于對抗艾滋病和結核病等傳染性疾病。”
今年5月,194個世衛成員在第69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通過了首份“全球衛生部門病毒性肝炎戰略”,第一次制定了針對病毒性肝炎的全球具體目標,其中包括到2020年治療800萬乙肝和丙肝患者,將乙肝和丙肝的新病例數減少30%,并將死亡率降低10%。
乙肝和丙肝病毒主要的傳播方式是血液傳播,輸血時使用被病毒感染的血液、注射藥物時使用被病毒感染的針頭、非安全的性行為和母嬰渠道都可以傳播肝炎病毒。目前,有效的疫苗和治療方法可防治乙肝病毒,針對丙肝病毒雖未有疫苗,但治療方法近兩年來進展顯著,一類名為“直接抗病毒藥物”丙肝口服藥可在2至3個月時間內治愈超過90%的丙肝患者。
世衛組織表示,全球防治肝炎已取得很大進步,如2014年已有184個國家和地區的疫苗接種計劃包括為嬰兒接種肝炎疫苗,而在1992年僅有31個國家和地區為嬰兒接種肝炎疫苗。此外,實施血液安全戰略,包括高質量監測所有捐獻的血液和輸血用具,可有效防止乙肝和丙肝病毒傳播。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