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消息稱,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將于美國東部時間7月4日晚10點半左右(北京時間周二上午10點半)進入木星軌道,結束其將近5年的長途旅行。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朱諾號項目主管瑞克·尼巴肯說:“這種感覺就像是其他行星都被我們甩到了身后,在后視鏡里越來越遠,而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的身影則在擋風玻璃前日漸清晰。”
不過,這并非一次浪漫之旅。朱諾號每次穿過木星彩色云帶的旋渦,都會暴露于木星惡劣的輻射環境當中,受到多種高能粒子的攻擊。整個過程將持續2個小時,朱諾號的關鍵零部件都被鈦金屬覆蓋,以防止電子對衛星的損傷。與此同時,木星軌道中的碎片也會對朱諾號構成威脅。即便是非常小的石頭也會對朱諾號造成極其嚴重的損害。
發布會上,NASA專家坦言,朱諾號此次任務艱巨,面臨諸多風險,在飛行了近五年后執行如此精確的飛行任務,成敗難定。“這是一場大賭博”,NASA專家說。
據悉,朱諾號攜帶有一臺廣角彩色攝像機JunoCam,能夠在飛掠木星時獲得木星兩極高清晰度圖像。由于比此前所有人造飛行器更接近木星,朱諾號獲得的圖像將是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包括JunoCam在內,朱諾號上所有的非入軌設備將在進入木星軌道兩天后打開。經過傳輸、處理和解壓,這些美麗的木星圖片有望在8月底或9月初與公眾見面。
在進入木星軌道后接下來一年多的時間里,朱諾號將在距離木星云層頂大約4600公里的高度圍繞木星運行37圈,對木星起源、內部結構、大氣及磁場等相關數據進行探測,成為人類歷史上距離木星最近的航天器。
資料顯示,朱諾號于2011年8月份被發射升空,并將在木星軌道運行至2018年2月。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