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的最新報告預計,2016年全球可穿戴電子設備銷量將增長18.4%,達到2.746億部,實現銷售收入287億美元,其中115億美元將來自智能手表產品。不同形式及市場訴求的智能穿戴裝置正蓬勃發展,市場規模也呈現快速成長,而各路人馬則紛紛加入競逐熱潮。
杰夫·貝佐斯和他的亞馬遜一直不甘心于自己的老本行,這似乎已經是公認的事實:喜歡涉足硬件市場,但是做得可圈可點的卻并不多。
在不久前召開的Code科技峰會上,盡管貝佐斯毫無意外地拒絕透露更多亞馬遜未來規劃,但卻首次開講Echo智能音響和Alexa語音助手的內幕故事。同時值得玩味的是,對于亞馬遜沒有摻和智能可穿戴市場這種觀點,貝佐斯說:“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潛力非常巨大的市場。我肯定不好講我們未來的規劃,但是我認為它的確處于早期”,貝佐斯表示:“我認為,未來你一定會看到更多比現在更成功、功能更豐富的設備涌現出來”。
事實上,亞馬遜一直在跨領域行業非常任性。以Echo智能音響為例,作為一款集合了Alexa智能語音助手的智能音響,用戶可以直接通過與其對話,即可進行諸如天氣查詢、點播影音內容等操作,甚至也可以對智能家居設備進行遠程操控。對此,谷歌方面曾非常看好這一產品,并隨后推出了類似的Google Home,但顯然市場對此并不太買賬。
如果亞馬遜真已經開始著手于智能可穿戴設備,叫好不叫座雖有些尷尬,然而亞馬遜的投入卻絲毫不少:貝佐斯表示,外界所說的4年研發時間實際上只是Echo的冰山一角,因為僅從人數來看,亞馬遜就已經雇傭了不止1000名員工。
如果傳聞中亞馬遜的可穿戴設備真的存在,那么它的軟件支持內容會是什么呢?這好比Apple Watch因為有Apple Pay才不那么雞肋,Jawbone腕帶是因為有了American Express的支付支持……那亞馬遜還會像Dash一樣,把電商放到自己的智能可穿戴設備之中嗎?對此,貝佐斯一直強調,電商業務為亞馬遜提供了獨家優勢——龐大的數據資源,而這是其它競類產品所缺少的。
亞馬遜會出可穿戴設備嗎?任性的企業總喜歡玩跨界,但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新產品能像Kindle一樣,那還是可以值得期待的。
與亞馬遜一樣,很多非可穿戴設備領域的廠家也都積極涉足智能穿戴市場。一直深耕通信領域的TP-Link近日也推出了一款可穿戴相機Quarter Camera,可搭配多種配件以增加可玩性。然而就產品體驗而言,這一代產品更像TP-Link進入可穿戴領域的試水之作,充滿了很多想法和創意,但卻沒有產生足以令人滿意的用戶體驗。有業內人士表示,很多可穿戴公司恐怕連他們要做什么都還沒有想好。
經過近幾年的培育和發展,智能穿戴設備用戶體驗更加人性化,功能更豐富,產業鏈也更完整。同時產品本身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成為行業發展新的動力。從企業數據來看,可穿戴設備龍頭fitbit,其銷售增長勢頭仍然十分強勁,其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18.58億美元,同比增長150%。2016年第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約5億美元,同比增幅超過50%。
在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巨大前景下,全球科技巨頭已紛紛布局。谷歌眼鏡、Apple Watch等產品均受到市場高度關注。(本報綜合報道)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