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的手機還使用3G、4G技術的時候,第一屆全球5G大會已在北京召開,未來5G時代的技術標準再次成為關注熱點。那么何為5G?當前5G研發的全球形勢如何?中國處于什么位置?
5G時代
5G是英文“第五代”的縮寫。在移動通信領域,第一代是模擬技術;第二代實現了數字化語音通信;第三代是人們熟知的3G技術,以多媒體通信為特征;第四代是正在鋪開的4G技術,其通信速率大大提高,標志著進入無線寬帶時代。
5G技術目前尚無明確定義,但業界認為5G并不是單一或全新的無線接入技術,而是多種新型無線接入技術和現有無線技術優化集成后解決方案的總稱。
5G的特征是傳輸速度更快,如現在用4G網絡要數十分鐘才能下載的一部高清視頻,到5G時代可能只需數秒就能下載完。這將為建立“超聯通社會”奠定基石,目前尚處雛形中的物聯網、智能城市等概念將借助前所未有的高速無線傳輸技術變得觸手可及,智能手機在大眾日常生活中也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國際形勢
國際電信聯盟(簡稱“國際電聯”)曾制定了3G和4G準入標準。2015年10月,國際電聯在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上通過決議,正式制定關于5G發展的“IMT-2020”路線圖。根據這個時間表,國際電聯將在2017年開始征集5G技術方案,5G標準化工作不晚于2020年完成。
梳理電信發展史,此前每代通信技術從研發、標準制定到最終投入商用大約歷經10年時間。不過從目前趨勢分析,5G時代已不需等待這么久。各大電信強國正提前布局、抓緊研發,世界主流通信運營商和制造商期望在2020年左右實現5G商用。
比如韓國政府在2014年設立由各方代表組成的5G論壇,預計韓國三家最主要電信運營商將于2017年開啟5G試用項目。歐盟在“地平線2020”科研規劃中劃撥7億歐元支持5G發展,歐洲電信設備制造商愛立信公司的目標是2020年實現5G商業服務。在北美地區,美國最大的無線電信運營商韋里孫公司提出2017年上馬有限的商業試點服務。
中國力量
回顧電信發展史,中國曾長期是國際潮流的追隨者。但在4G時代,中國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做到了與國際潮流同步。對于5G時代,中國非常重視,“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5G發展,2020年啟動5G商用。
在5月31日于北京召開的第一屆全球5G大會上,中國5G推進組與歐盟5GPPP、韓國5G論壇、日本5GMF、美國5G Americas共同探討了引導全球統一的5G技術標準,促進全球5G產業及應用發展等問題。
中國的華為、中興等企業如今在全球電信行業具有重要地位。在今年2月于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它們展示了各自的5G技術遠景,華為提出了4.5G過渡方案,中興展示了pre5G過渡方案。
正如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所言,信息通信技術產業是中國發展的“工業革命”式新機遇。在全球競爭面前,更多中國企業和科研機構正積極推動5G研發,中國有望成為5G時代的“領軍者”。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