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1日電 (李新 劉丫 閻冬)6月1日,“全國杰出科技人才”獎獲得者、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中國兵器首席專家、研究員毛明做客新華網,圍繞我國高技術武器裝備工程的研發創新與科技人才發展培養等話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科技戰略凝聚知識力量
談到自己所從事的研究領域,毛明滿是自豪:“我們第二代履帶式步兵戰車獲得了高技術武器裝備工程重大貢獻獎。我當時負責論證環節,現場拿出8個方案供大家研討,我把8個方案的優點、缺點都做了詳盡的分析。”
毛明擔任步兵戰車的副總設計師兼水上分系統的總設計師,他介紹:“步兵戰車的主要性能表現在火力、機動力和信息力方面,最重要的是表現在它的水上航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毛明表示,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把科技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我認為我們國家現階段應該要依靠科技來提升國力、企業經營質量和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現在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發展有目共睹。另外我國人民的科技素質和科技素養,近年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作為國防戰線上的工程技術人員也很自豪,這些年我們國防實驗也得到跨越式的提升,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里,也感覺很榮幸。”
針對我國目前的科技發展現狀,毛明也提出自己的建議。一是通過科技戰略凝聚科技人員的知識力量;二是建立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科技強國、強企,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科技創新帶動企業發展活力
談到創新,毛明認為創新分為許多層次。熊彼特的創新理論主要是指技術以及商業模式創新,以追求更高質量的創新成果和更好的經濟效益。對于我國的科技創新發展,毛明認為科技創新首先應該體現在基礎科學領域。“我們要明確在哪些基礎科學領域進行研究,然后用預算制,讓一些具有實力的團隊進行基礎科學創新;在技術上,我們要建設一些重大工程,就像當年的‘兩彈一星’一樣,從而帶動技術上的跨越和進步。同時,把一些能提升經濟效益的創新應用于企業中,讓企業主導,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發展技術創新,從而增強我國的科技創新活力。”
創新人才的基本素養
對毛明而言,從事國家重大工程,為國效力是自豪而充滿熱情的。“我小時候就崇拜軍人,感覺能成為一名軍人是人生最高的理想。上大學以后我如饑似渴地讀書,想成為一名科學家。從本科到碩士、博士,就這樣堅持下來了。”
“我的博士生導師70多歲入黨,他給我寫了一封長信,要我到201所去工作,我被感動地掉了好幾次眼淚。這位老師如師如父,是他告訴我人生重要的決定應該如何抉擇。在201所工作的幾十年,我成就了自己,坦克車輛成就了我。”
毛明也坦言,從事科研工作是異常辛苦的。“那時候冬天要做坦克實驗,最熱的時候要去湛江、南京。我們在湛江海面上做過實驗,也在新疆沙漠做過實驗。我們曬得這么黑,甚至很多員工比我曬得還黑;冬天我們在零下40度的環境里修車,但我們真沒有覺得苦,反而為我們裝備事業取得的成績感到無比光榮。”
對年輕人,毛明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第一,年輕人要有崇高的理想,為社會、國家和他人多做貢獻。
第二,要有一個好方法。在近年的經濟發展中,我們做了很多仿真的實驗臺架。同時,利用好計算機,和大量軟件進行研究、實驗,就能夠很好地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
第三,堅持。自己看不懂的時候,問一問你的老師、父母和身邊人,自己努力一點,刻苦一點,一定會獲得美好的人生。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