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牛津昆蟲技術公司31日宣布與巴西皮拉西卡巴市簽署協議,將在已有項目基礎上,另在市中心投放該公司培養的轉基因雄性伊蚊,以便進一步控制這種傳播寨卡病毒蚊子的數量。

據介紹,即將投放的轉基因蚊子代號為“OX513A”,是牛津昆蟲技術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造過的雄性伊蚊。這些轉基因雄性伊蚊與目標區域中的雌性伊蚊交配后,生出的幼蟲會早亡,最終實現對蚊群數量的控制。

按照新簽訂的協議,新項目為期兩年,預計能覆蓋市中心6萬人口。這家公司去年開始在皮拉西卡巴市另一個區開展的控蚊項目也將繼續實施,可覆蓋當地5000人口。這家英國公司還準備在當地興建一座培育轉基因蚊子的工廠。

牛津昆蟲技術公司此前在巴西、巴拿馬和開曼群島部分地區開展的試驗結果顯示,投放這種轉基因蚊子后,可成功讓當地蚊群數量減少超過90%。

據世界衛生組織介紹,寨卡病毒主要經由蚊子叮咬傳播,其中埃及伊蚊是寨卡病毒傳播的最主要的蚊媒類型,也是造成當前寨卡病毒在美洲大范圍傳播的罪魁禍首。

利用轉基因技術開展“以蚊滅蚊”的做法也引起一些爭議。一些觀點認為,這會對環境產生未知影響。不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今年3月公布的一份初步研究報告說,這種轉基因蚊子不會對人和環境產生“顯著影響”,“不可能對包括人類在內的非目標物種產生任何副作用”,轉基因蚊子在野外繁殖或擴散的風險可“忽略不計”。

牛津昆蟲技術公司首席執行官哈迪恩·帕里在聲明中說,投放轉基因蚊子的控蚊技術效果明顯且成本不高,未來進一步部署這一技術將“能挽救更多生命并保護當地經濟發展”。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英公司擴大轉基因控蚊技術巴西試點項目

圖文簡介

即將投放的轉基因蚊子代號為“OX513A”,是牛津昆蟲技術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造過的雄性伊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