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每個人來說,或許高血壓都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然而它對健康的危害卻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很多人往往并未意識到自己患有高血壓,最終任其發展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無聲的殺手”。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5年9月公布的資料顯示,全世界每五個成年人中就有一例高血壓,這種病癥所導致的死亡人數約占所有中風和心臟病死亡人數的一半。全球每年由高血壓并發癥導致的死亡為940萬例。而在我國,高血壓患病情況也十分嚴峻,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3億余人,但高血壓的知曉率僅為42.6%,治療率為34.1%,控制率為9.3%。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高血壓究竟會對我們的健康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如何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為此,我們專訪了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教授,帶我們詳細了解高血壓。
高血壓有“三高”、“三低”的特點
張抒揚教授表示,高血壓在中國存在“三高”、“三低”的特點,三高是指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三低是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由于知曉率直接影響到對高血壓的管理,人們是否能夠盡早的發現和治療高血壓就顯得尤為重要。2002年的數據調查顯示,高血壓的知曉率是30.4%,2009年到2010年的數據調查顯示,治療率有所上升,達到了42%。
高血壓的治療率由2002年的24%上升到了現在的34.1%,也有所提高,但是高血壓的有效控制率在2002年是6.1%,這是非常低的,2009年到2010年上升到9.3%,可見上升的幅度非常小。總體來說,中國的高血壓病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控制,也就是說血壓達標的人數還不到10%。
高血壓具有遺傳傾向
張抒揚教授介紹,高血壓的發病是由多個機制引發的,比如緊張焦慮、工作節奏快,這就涉及到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這是原因之一。另外,還涉及到身體的神經體液、內分泌系統,腎素等受各種因素的刺激分泌升壓物質。最后,高血壓還具有一些遺傳傾向,也就是說父母當中患有高血壓的人,他的后代患有高血壓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高血壓二級及以上會伴有臟器功能的損害
張抒揚教授表示,中國高血壓的分級情況與世界上是一致的,分成一級、二級、三級,或者輕度、中度、重度。高血壓的定義是高壓大于等于140mmHg,低壓大于等于90mmHg。當高壓在140-160mmHg之間,低壓在90-100mmHg之間,我們稱為一級高血壓。二級的高血壓是高壓大于160mmHg小于180mmHg,低壓是100-110mmHg,三級的高血壓是高壓大于等于180mmHg,低壓大于等于110mmHg。血壓越高,對身體的危害越大,高血壓在二級或二級以上,就會伴有臟器功能的損害。
高血壓患者需要每天吃藥
張抒揚教授指出,盡管高血壓的危害很大,但是高血壓是可以預防并控制的。高血壓的治療,主要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再加上藥物的治療。高血壓患者確實需要每天吃藥,現在我們的藥物,從一天三次用藥,逐漸地變成一天一次,或者是一天兩次的用藥。患者可以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血壓的程度和其他出現的并發癥進行用藥,藥物治療主要是為了幫助患者24小時有效地、平穩地控制血壓。同時,一個高血壓患者,在知道自己的血壓之外,還要了解潛在的心腦血管危險因素,比如糖尿病、高血脂癥等,還要對自己目前的心臟功能、腎臟功能等進行全面的了解,然后請醫生為自己制定一個綜合的治療方案,對如何用藥,如何控制血壓,一定要有具體的標準。 除了控制血壓,還要管理,綜合地多重危險因素的管理使得你更加健康,也使你臟器功能得到保護,使得你的生活質量提高延長壽命。
高血壓患者血壓應控制在低于140/90mmHg
張抒揚教授介紹,對于一般的高血壓患者而言,要求的血壓值至少要小于140/90mmHg,就每一位高血壓患者而言,首先要使得自己達到這個標準,并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上用藥的管理,在之后任何時間量血壓都在這個標準內為最好。 具體到不同情況的高血壓患者,比如說他已經有了臟器功能的損害、高血壓病合并了糖尿病、高血壓病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或得了急性心肌梗死等,血壓要進一步控制到再低一點,到小于小于130/85mmHg,有利于防止患者再次事件的發生。
高血壓患者用藥越早越好
張抒揚教授還指出在高血壓用藥方面很多患者有一些不正確的看法。第一,很多人不愿意吃藥,他們認為藥物有毒、有不良反應。第二,吃了藥見好就停藥,不愿意長期用藥。第三,在用藥中,吃了藥不監測血壓,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血壓的結果,認為自己吃藥,就能控制血壓。第四,用一段藥就要換藥,認為一個藥物用長了,毒性更大。這些都是對高血壓不正確的認識。首先,我們現在對高血壓的控制原則,就是希望用藥一定要越早越好,早用早受益。第二,一種藥,是控制不好血壓的,因為對于每個人來講,在他體內,可能存在著幾個升血壓的機制,某一類藥只是針對一種機制,所以在臨床上,我們有70%以上的患者都是需要聯合用藥的。另外,要堅持長期用藥。原發性的高血壓目前根治不了,但是可以通過用藥控制,把血壓控制在一個很好的水平,從而大幅度地降低血壓帶來的心血管的損害,以及對臟器功能的損害。
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高血壓很重要
首先,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控制一部分高血壓患者的發病,比如飲食、鍛煉等。在飲食方面,高鹽飲食的攝入是高血壓發病的一個機制,所以我們要低鹽飲食,另外還要減少脂肪的攝入,減少肥胖的發生。其次要注意控制吸煙,主動的和被動的吸煙都要減少。同時,飲酒的人一定要降低酒精的攝入,酒精攝入量過多也能夠引起血壓的上升。另外,要積極地鼓勵全民運動。生命在于運動,它不但可以增強體質,而且運動本身也是可以降低血壓的。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生活要有規律。
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設立“世界高血壓病日”,就是在全球范圍內,主張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全民了解并預防控制高血壓病,同時也希望醫護工作者能夠加強對高血壓患者的管理,減少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降低死亡率,所以世界高血壓病日具有現實的意義。對于高血壓日的到來,張抒揚老師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張,“我們要了解自己的血壓,我的血壓我知曉,我的血壓我管理。”
先知曉,再行動。面對高血壓病發病率逐漸增加的嚴峻現實,提高對高血壓病的認識,對我們早期預防、及時治療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