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來控制血壓,而控制血壓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然而在當今社會仍有相當一部分高血壓患者對服用高血壓藥物存在疑惑或誤區。今天我們請到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藥學部主任、《中國藥房》雜志編委閆素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藥學部心內科臨床藥師張青霞為您系統解讀高血壓藥的常見分類與用藥規范。

 

一、目前,針對高血壓常需要選擇降壓藥物來治療。降壓藥一定要天天吃嗎?

答:對,高血壓是個慢性病,需要天天服用降壓藥物,天天服藥可24小時控制血壓平穩,更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事件。

 

二、常見的降壓藥物有哪幾類?

答: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口服降壓藥物主要包括六類,這些藥物都有較好的降壓療效,但具體到每個病人身上,要根據其具體情況進行最優選擇。 1 鈣離子拮抗劑(CCB),也是我國高血壓患者最常使用的一類降壓藥。即藥名后帶“地平”兩字的,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釋片等; 2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即藥名后帶“普利”兩字的,如卡托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等; 3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即藥名后帶“沙坦”兩字的,如厄貝沙坦、纈沙坦、坎地沙坦等; 4 利尿藥:如雙氫克尿噻片、氫氯噻嗪、吲達帕胺等。這類藥價格較低廉; 5 β受體阻滯劑,即藥名后帶“洛爾”兩字的,這類降壓藥物在降壓同時可以達到減緩心率的作用,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 6 單片復方制劑,不同作用機制降壓藥聯合,達到協同作用并減少不良反應,減少服藥次數增加用藥依從性,如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纈沙坦氨氯地平等。

 

三、一些特殊的高血壓患者,如孕婦、糖尿病患者或青少年、老年人等,那么這些不同的人群如何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高血壓藥?

答:首先,要及時就醫了解自身患病情況,其次,醫生會根據患者年齡、合并疾病、肝腎功能情況和承擔費用能力以及藥物的藥理特點選擇最適合的藥物。

1.不同人群降壓藥的選擇不同,有些降壓藥物對特定的病人是不適宜甚至是禁忌的,比如孕婦首選降壓藥物是拉貝洛爾,而ACEI/ARB是禁忌的; 2.不同人群血壓目標是不同的,要根據降壓幅度選擇降壓藥物品種; 3.對于老年人一定要根據其肝腎功能選擇降壓藥物并且根據肝腎功能情況及時調整降壓藥劑量避免藥源性低血壓,從小劑量開始,平穩降壓,避免血壓降得過快過低,用藥前后測量立位血壓,防止體位性低血壓; 4.兒童高血壓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需要根據兒童的體重變化調整給藥劑量。

 

四、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目前市面上也會出現許多新藥、進口藥、特效藥等。那么降壓藥是否一定是進口藥、昂貴的藥效果更好?

答:不一定,很多新藥、進口藥由于上市時間短,很多安全性的指標需要上市后繼續研究,而且很多藥臨床前沒有特殊人群使用的資料,需要在上市后繼續完善;而老的藥物因為使用時間長經驗和數據更詳細。所以需要根據最新指南和研究選擇最適合的藥物,不一定是新藥、進口藥、特效藥就一定是最適合的。

 

五、高血壓患者使用降壓藥的劑量有沒有嚴格的標準或要求?

答:每個藥物都有劑量標準,可以參考藥品說明書,藥品說明書【用法用量】里詳細的寫明了每個藥物的每天用藥次數,每次的劑量,包括每天的最大劑量。

 

六、如何正確讀懂說明書上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答:藥物說明書是幫助人們合理科學用藥的中藥指南。對于高血壓患者,閱讀藥物說明書時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閱讀藥品說明書的【通用名】,避免不同科室、不同醫院重復開同類降壓藥物,避免重復用藥; 2.閱讀藥品說明書的【用法用量】,不同的藥物分別要求在飯前、飯后或飯時服,飯前服指用餐前半小時,飯后服指用餐后15-30分鐘,飯時服指用餐的同時服,遵照規定服藥,有利于藥物的吸收和避免不良反應;如有疑問請及時咨詢醫生或藥師; 3.重視說明書中的禁忌癥和注意事項:就醫時及時告知醫生自已所以病史和用藥史,避免選藥不適宜; 4.認真對待藥物的【不良反應】:藥物說明書上所列的不良反應,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一般發生率很低。出現不良反應和很多因素有關,如身體狀況、年齡、遺傳因素、飲酒等。不要看到說明書上列了一大串不良反應就不敢用藥了,在用藥后出現任何不適請及時咨詢藥師或醫生; 5.注意閱讀藥品說明書【貯藏】,根據要求保存藥品,保障療效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如硝苯地平控釋片含有光敏性的活性成份,因此本品應避光保存,藥片應防潮,從鋁塑板中取出后應立即服用。

 

七、一些患者會對高血壓藥的副作用產生畏懼感,以至于不敢服藥。如何正確引導培養科學的服藥理念呢?

答:不可否認,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不過降壓藥副作用一般較輕、發生率很低,而且降壓藥的不良反應大多是可逆的,停藥后不良反應可逐漸消失,有些降壓藥物的不良反應還可以通過合理的聯合用藥來抵消,只要在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合理用藥,一般是安全的,可長期服用;況且降壓藥物的副作用與高血壓并發癥的危害比起來,是微乎其微的,因為血壓升高的主要危害是不知不覺中損害全身大、中、小血管,損害心腦腎等多個器官的功能,血壓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護血管,預防心腦腎的功能障礙,降低發病風險,其遠期后果越好。不要等到發展到動脈硬化了,血壓很難控制時再用藥。

 

八、一些患者認為如果服用降壓藥物后,血壓穩定了,就可以停藥。對此您有什么看法?

答: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高血壓不能治愈,只能通過綜合治療被控制,因為高血壓是多個危險因素作用的結果,我國高血壓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高鹽低鉀飲食、超重/肥胖、過量飲酒、長期精神緊張、吸煙、體力活動不足、遺傳等,很多因素是改變不了的或難以改變的,比如年齡、遺傳因素是不可逆的,這就需要長期、甚至終生服降壓藥;堅持服藥是高血壓患者的長壽之路,血壓正常,是藥物作用達到的一種平衡,停藥,意味著平衡被打破,血壓會再次升高,血壓波動過大,對心腦腎靶器官的損害更嚴重。正確的做法是,在長期的血壓控制達標后逐漸減少藥物的劑量和種類,一般只對那些能夠嚴格堅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可以減藥量。在減藥的過程中,必須監測血壓的變化。

 

九、有的高血壓患者雖然血壓高,但并無癥狀,所以認為不用吃藥。您對于這類現象有什么觀點呢?

答:這種觀點非常錯誤。多數情況下,高血壓沒有任何癥狀,如果不治療,高血壓就會損害動脈、身體的多個重要器官。這就是為什么高血壓常被稱作“無聲殺手”。而且血壓的高低與癥狀的輕重不一定有關系,大部分高血壓患者沒有癥狀,有些人血壓明顯升高,但因為患病時間長,已經適應了高的血壓水平,仍沒有不適的感覺,直到發生了腦出血,才有了“感覺”,一切都太晚了。高血壓是用血壓計量出來的,不是感覺或估計出來的。

 

十、除了上面提到了幾種錯誤觀點,還有哪些服藥誤區呢?

答: 1.降壓治療血壓正常了就停用降壓藥; 2.迷信保健品、保健儀器的降壓治療; 3.跟著廣告/病友走,頻繁更換降壓藥; 4.過分信任純天然藥降壓; 5.血壓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十一、除了合理用藥外,高血壓患者還需要改變哪些生活方式?

答:我們都知道高血壓是一種生活方式病,所以高血壓的治療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壓藥兩個方面,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壓防治的基石,合理使用降壓藥是血壓達標的關鍵,所以兩者缺一不可;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戒煙限酒、適量運動、心理平衡,這是人類心臟健康的四大基石。吸煙、過量飲酒、高鹽飲食等不良習慣不加以控制,繼續損害血管,單純靠吃藥,藥物再好也難有良效,很多人服用2、3種降壓藥而血壓難以達標真是因為這個原因。正確的做法是除了合理用藥外,必須要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專家解讀高血壓用藥規范

圖文簡介

高血壓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來控制血壓,而控制血壓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