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最新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蜜蜂在遇到危險時,會通過振動身體發(fā)出類似“BB”的語音報警聲,以通知同伴,這是世界上首次在脊椎動物外發(fā)現(xiàn)如此精確的語音報警信號。該項研究成果近日發(fā)表在國際生物學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上。

據(jù)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云南農業(yè)大學東方蜜蜂研究所教授譚墾介紹,蜜蜂會通過“舞蹈”的形式將食物的方位、距離、危險等信息傳遞給同伴。它們的舞蹈主要有“八字舞”和“振動舞”,遇到危險時蜜蜂通常跳“振動舞”。

 

 

譚墾告訴記者,蜜蜂的成年工蜂主要有三個工種:偵察蜂、采集蜂、守衛(wèi)蜂,它們的工作職責會互相轉化。當采集蜂在外花朵上采集花蜜,或守衛(wèi)蜂在回巢門口遭遇危險時,它們便開始跳“振動舞”,用頭撞擊其他采集蜂的身體,并發(fā)出短促的語音,通知同伴不要去危險的地方,或外面有危險。那么當遭遇不同程度的危險時,蜜蜂能否精確編碼不同的危險信息呢?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和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把“胡蜂-蜜蜂”這個系統(tǒng)作為研究蜜蜂能否解碼危險信號的理想模型。據(jù)介紹,胡蜂是蜜蜂的天敵,它們在花上和蜂箱門口捕捉蜜蜂。其中體型最大的金環(huán)胡蜂最危險,他們能攻陷蜜蜂蜂巢,并將蜜蜂的幼蟲、儲存的食物等搬回巢穴喂養(yǎng)自己的后代;凹吻胡蜂體型較小,危險程度相對較低也最常見。

科學家利用胡蜂-蜜蜂這個系統(tǒng)對東方蜜蜂的負反饋機制進行了詳盡的研究。“結果表明蜜蜂在長期進化中形成了自己特殊的語言,可以發(fā)出語音報警信號以警告同伴有危險。蜜蜂發(fā)出的‘BB’聲由簡單的脈沖振動組成,其中,頻率快慢代表危險程度;持續(xù)時間長短代表危險類型。一般來說,頻率越快、時間越長代表危險越大?!弊T墾說。

此外,科學家還發(fā)現(xiàn),作為接收信號的蜜蜂會根據(jù)編碼的危險程度及危險類型做出相應的反應——停止招募同伴去危險的地方,或是通知大家留在安全的巢內?!斑@個信號與蜜蜂精巧的舞蹈語言相匹配,構成了蜜蜂舞蹈的觸發(fā)—表達—報警—停止的完整過程。”譚墾說。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蜜蜂語音報警信號被我國科學家破譯

圖文簡介

我國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蜜蜂在遇到危險時,會通過振動身體發(fā)出類似“BB”的報警聲,以通知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