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向陽紅09”船4月11日電(記者劉詩平)搭載著“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96名科考隊員的“向陽紅09”船近日從三亞啟航,奔赴南海進行中國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科學調查。本航段肩負雙重科學目標,即在南海北部開展1000米級多金屬結核采集系統海試區的選劃,同時獲取相關數據和樣品為一些前沿科學問題提供堅實支撐。

據第二航段總指揮鄔長斌介紹,本航段“蛟龍”號將開展1000米級多金屬結核采集系統海試區的選劃任務,獲取多金屬結核采礦試驗工程所需海底地質、深海環境參數等。同時,開展選劃區域的相關環境基礎數據收集,為構建海洋采礦環境評價體系提供支撐,并為我國今后參與國際海底采礦相關國際規則的制定等奠定基礎。

“蛟龍”號還將獲取南海北緣洋-陸轉換帶以及遺跡擴張中心高精度地形地貌數據、巖石、生物等樣品,為深入研究這一區域微生物、大型生物等的群落組成、分布規律,以及南海初始巖石圈裂解過程、海底擴張及擴張后地質過程的深部機制等前沿科學問題提供堅實支撐。

“向陽紅09”船4月5日停靠三亞鳳凰島碼頭,宣告中國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西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資源調查任務圓滿完成。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蛟龍”號南海航段集中攻關兩大科學目標

圖文簡介

搭載著“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96名科考隊員的“向陽紅09”船近日從三亞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