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3月24日電(記者劉品然)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24日宣布,在中法科學家的聯合攻堅下,寨卡重組蛋白型疫苗研制成功,上海巴斯德所正與智飛生物集團公司合作,對該疫苗進行臨床前研究。

“這一成果意味著繼美國、法國等研發寨卡疫苗后,全球第七個、亞洲第一個寨卡疫苗進入臨床前研究,有望在2019年進入非洲。”上海巴斯德所所長唐宏說。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表示,近幾年,在中南美洲乃至世界范圍內爆發的寨卡疫情已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構成嚴重威脅。已有研究證實寨卡病毒感染為格林巴利綜合征的病因之一;孕婦感染寨卡病毒后,可造成新生兒小頭癥,而目前尚無商業化的寨卡病毒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藥物。

據上海巴斯德所寨卡疫苗首席科學家黃忠介紹,該所成功研發出寨卡病毒新型疫苗,率先在畢赤酵母中重組表達寨卡病毒亞單位疫苗,在小鼠模型中證實其能有效保護小鼠免于致死劑量的病毒攻擊,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抗寨卡病毒候選疫苗,具有很好的產業化前景。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寨卡重組蛋白型疫苗在中國進入臨床前研究

圖文簡介

在中法科學家的聯合攻堅下,寨卡重組蛋白型疫苗研制成功,上海巴斯德所正與智飛生物集團公司合作。